吉林药业检验所光谱分析实验室

现代色谱分离分析实验室

课题组带头人简介       张祥民,理学博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86.7中国科学院大

应用方向:色谱 蛋白质组 proteome 激光诱导荧光 生物质谱 毛细管电泳 中药 仪器研发

北京合能阳光综合分析实验室

    北京合能阳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能阳光”)总部位于北京通州工业开发区,公司主导产品涉及半导体及光伏行业的检测仪器、工艺和耗材领域,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及对外投资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公司。  &nbs

测试服务:半导体材料检测 蓝宝石检测 石墨烯材料检测 太阳能硅片检测 光伏电池 光伏组件检测 聚光组件检测

吉林大学糖尿病并发症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重点实验室为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内科治疗及科学研究为一体的综合实验室。本重点实验室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内分科刘煜教授,学术委员会成员包含了内分泌科、肾病内科、呼吸科、心内科教授。 一 、学术定位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民生活提高寿命延长,糖尿病患病率惊人的增长速度以及糖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国家计委于1989年依托吉林大学筹建,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2003年、2008年和2013年三次以良好成绩通过重点实验室评估。实验室是我国唯一的以高压与超硬材料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我国重要的超硬材料和高压科学研究基地,所在的凝聚态物理学科

吉林大学 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建立的,是国际上最早达到百万大气压的五个实验室之一,在静水压的定标等超高压技术、 高温高压下金刚石的合成机理、高压下物质结构相变等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前沿,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1985年,实验室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金刚石薄膜研究

应用方向:材料 无机材料检测 超硬材料

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吉林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是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国际合作与交流于一体的工程仿生研究基地。 重点实验室前身为原机械工业部1992年批准建立的“地面机械仿生技术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1993年开始对

吉林大学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

  环境与资源学院于2001年由原长春科技大学与原吉林大学的相关院系合并组建而成。学院涉及了3个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均是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是吉林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学院

吉林大学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于2000年,以汽车制造业中的关键材料及工艺为研究重点,从事基础理论、汽车新材料、成型技术及加工工艺研究。实验室主任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青担任,中科院院士冯守华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目前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向上的研究队伍。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材料分析实验室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材料分析室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具有CNAS资质的国家级实验室,面向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提供优质的分析测试服务。实验室具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检测分析技术人员,大部分具有博、硕士学位。我们的宗旨是“公正、科学、准确、优质、高效”,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测试服务:微区、表面形貌、成分和结构分析 表面粗糙度测定 高分子材料分析 镀层分析 粒度 灯具检测 室内光污染测试 室内空气检测 水质分析

应用方向:纳米材料 表面形貌 粗糙度 红外测试 原子力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光污染 室内空气 水质

吉林大学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以病理学系为主体,2003年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5年通过评估,现为吉林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单位。2007年成立了“吉林省干细胞组织工程科技创新中心&rdqu

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布局在汽车工程科技领域专门从事汽车行业产品开发技术的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于1989年获批立项建设;1993年,获世界银行贷款2500万元投资,研制汽车性能模拟器;1996年,在"整体系统自行设计与集成,关键部件国外引进,一般部件国内配套、软件自

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1987年由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联合倡议并组建,1991年1月通过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等有关部门的验收后正式对外开放。2007年评估结束后,清华大学实验区参与组建并加入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本实验室开始由吉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

北京大学医学部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实验室

药物分析研究组形成三个主要研究方向:1、发展和发现适合生物医药分析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手性药物的拆分及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毛细管色谱柱固定化技术研究及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等。 2、药物代谢动力学及代谢组学研究:采用现代仪器联用技术进行药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相关研究

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是我国首家专门从事人兽共患病研究的科研机构,成立于2006年1月,以人兽共患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为主要研究方向。在我国率先设立了人兽共患疫病学博士点,是首批人兽共患病学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依托学科之一预防兽医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重点实验室现有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