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 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分析中心

清华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在1926年化学系成立之初就作为重点发展的“专门方向”之一。 1952年院系调整使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发展一度中断,但是分析化学教学一直得到保持和延续。1972年在国内较早建立了分析中心,1978年始恢复招收“物理化学与仪器分析”专业的

应用方向:色谱分析 微流控分析 电分析 光谱及波谱分析 材料与表面分析 药物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一、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1986年,是校领导下的正处建制直属科研机构,下设行政办公室、业务办公室、项目部、学科建设部、教学培训部、无机室、有机室、电子信息室等。目前中心拥有核磁共振谱仪、色谱质谱联用仪、液谱质谱联用仪、X-射线衍射仪、气相色谱红外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扫描电子显微

测试服务:无机化合物定性定量 有机化合物定性定量 物相分析 结构分析 表面分析 热分析 同位素 新材料

复旦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复旦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 1983 年。是一个培养高层次人才,完成高水平科研项目的重要实验基地和公共服务体系。中心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大型仪器的资源共享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 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益。它的任务是为全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 同时面向社会 , 为上海市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应用方向:无机成分分析 有机物分析 材料结构分析 微结构分析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化工程(Biochemical Engineering)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涉及规模化制备生物产品过程的理论和应用基础,是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 1988年,在我国生物学家和化学工程学家的联合建议与支持下,国家计委批准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原化冶所)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筹建生化工程国家重

测试服务:蛋白分离纯化 层析柱 层析填料

应用方向:生化工程 蛋白分离纯化 生物能源 生物医药 生物转化 生物化学过程 生物质工程 仪器研发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研究中心生物大分子室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是药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药物开发,新药临床评价和药物临床应用研究的重要工具。       中国药科大

应用方向:临床 药代动力学 药物筛选

辽宁石油大学石油化工重点实验室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实验室是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地处我国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抚顺市,现有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仪器设备的总值已超过3500万元。与辽宁乃至全国的石化企业长期合作, 充分发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抚顺石化研究院和抚顺石化公司的条件优势, 以“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服务

应用方向:油品 重质油 石化 助剂 绿色化学 催化 胶体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农业部动物营养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基础上立项建设的,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强强联合共建。在农业部历届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并被农业部推荐参加2001年度国家生命科学领域重点实验室评估,取得优良成绩。 实验室在张子仪院士,冯仰廉教授为首的学术带头人

应用方向:动物营养 营养调控 营养代谢 饲料安全 生物学效价评定 环境污染 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免疫 分子营养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为发挥中国科技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和多年来形成的学科交叉的良好传统与氛围,增强创新能力,2001年10月,学校决定对中科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若干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组)、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的原子分子物理实验室、理化分析实验室和低温强磁场

应用方向:原子分子科学 低维物理与化学 量子物理 量子信息 微尺度 生物信息学 材料 纳米 生物大分子 Bio-X 计算科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纳米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

纳米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中央财政、北京市教委的支持下,于2003年与英国卡迪夫大学合作筹建的。纳米高分子光电材料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等特性,在未来军事及高科技领域具有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中心正是瞄准这一国际前沿课题,结合北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开展纳米光电子技术、纳米高分

测试服务:定性分析 定量测试 成分分析 表面形貌 能谱分析 紫外吸收 原子力 材料表征 电镜 拉曼光谱

应用方向:镀膜 纳米 光电 表面改性 太阳电池 单晶 材料 光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依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由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张兴教授组建的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专门从事生物农药研究开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型科研实体。 “中心”以农药研究与开发、研究生培养、科技成果与转化、对

应用方向:农药 药物研发 植保 微肥 制剂 无公害农药

先进建筑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先进建筑材料实验室是在原国家建材局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1996 年)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2003 年被四川省 科学技术厅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所属学科为材料学,依托单位是西南科技大学。实验室主任由 卢忠远 教授担任,香港科技大学 李宗津 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孙伟院士任副主任。实验室

应用方向:功能材料 固体废弃物 核废料处置 核辐射防护 放射

甘肃省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

甘肃省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是我省化工行业产品质量检测的专业机构,依托于甘肃省化工研究院,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有机及无机化工原料等化工产品的分析检验,能源、民用爆破等相关参数的检测,未知物化学成份分析以及混合物的定性、定量测定。近年来,检测中心以服务甘肃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着力建设研究型现代分

测试服务:环境监测 民用爆破 化工检测 职业卫生 室内空气 油品 废物危险属性鉴别(危废鉴定) 能源检测 企业标准编写

应用方向:化工检测 环境监测 职业卫生 室内空气 油品 民用爆破 危废 能源检测 工作场所

生物质化学衍生物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生物质化学衍生物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是学校整合材料学院、生命科学院及环资学院等各方面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原生物质化学衍生物和环境材料研究所的基础上于 2006 年12 月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建立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固定研究人员 16 人,其中四川省学术带头人

应用方向:纤维素高效利用 药用植物 微生物冶金 生物质吸附材料 生物质含能材料 生态建筑材料

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

苏州大学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12月批准建立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由国家 “211”工程学校苏州大学,联合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丝绸科技有限公司、西南大学农业部蚕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苏豪国际集团公司、盛虹集团有限公司等丝绸行业的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

应用方向:新型纤维材料 蚕丝蛋白质功能材料 纤维复合材料

河北省水环境科学实验室

河北省水环境科学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在省环保局、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政府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为依托建成的具有国内一流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重点实验室,是集开放、流动、联合、竞争为一体的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环境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将成为我省环境保护领域

应用方向:水样检测 废水分析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轻工产品检测中心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轻工产品检测中心地处慈溪市古塘街道科技路389号,市区交通十分便利。慈溪位于东海之滨,东离宁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距杭州138公里,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环杭州湾地区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后,

测试服务:玩具 童车 自行车 健身器材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 鞋类检测 打火机 农残检测

应用方向:玩具检测 童车检测 自行车检测 健身器材检测 食品检测 鞋类测试 打火机检测 农残检测

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

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Center of Advanced Elastomer Materials, CAEM)始建于1975年,依托于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点学科、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隶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成型加工重点实验室&rd

应用方向:弹性体的新型增强技术 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 功能性弹性体复合材料 绿色弹性体材料 具有生物功能弹性体材料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是1991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筹建而成。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为染料及其光化学、精细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清洁制备技术。 实验室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现有固定人员62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计划&rdqu

应用方向:染料 纺织 化工材料 有机化学 催化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4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87年底建成,1987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第一任主任是郭燮贤院士,第二任主任是徐奕德研究员。现任实验室主任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主席李灿研究员;邀请国际著名催

应用方向:催化反应的探索 催化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理论催化基础研究 催化研究新表征技术

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第四军医大学全军消化病研究所、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863计划西安细胞工程中心和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验室于2005年4月通过科技部建设计划论证进入立项建设期,2006年初实验室在建设期内通过当年的全国医学重点实验室评

应用方向: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分子群的发现及其网络调控 肿瘤分子预警系统和早期诊断技术的建立及推广 肿瘤生物治疗新策略新疗法的探索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