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群 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于1986年通过论证,1987年获准建设,1990年建成验收,向国内外开放。实验室的首届室主任为田昭武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蔡启瑞院士。实验室领导班子和学术委员会于1996年进行了换届,实验室主任为万惠霖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张乾二院士。现任实验室主任由田

应用方向:固体表面物理化学 能源 化工 材料 生命 信息 环境

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于2010年9月在原“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癌症生物学” 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申请建设,于2011年10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现任国重实验室主任为韩家淮教

分子疫苗学与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于2013年12月获科技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厦门市人民政府联合批准启动建设,依托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组建。首任重点实验室主任为夏宁邵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曹雪涛院士。  实验室围绕疫苗、诊断试剂、治疗药物、医疗器械和分子探针领域布局,围绕生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5年,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是国家首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聂荣臻元帅和我国著名化学家杨石先教授的亲切关怀下,由著名有机化学家陈茹玉院士和农药化学家李正名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创建。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2人,其

应用方向:农药学 元素有机 有机化学 物理有机化学 金属有机化学 有机合成化学 杂原子有机化学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在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1990年起向国内外开放,1991年通过国家验收。1994年被国家教委评估为A级实验室,1995年在国家联合评估中被评为A级实验室;1999年、2004年和2009年分别被评为良好类实验室。实验室于2004年荣获“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06年8月通过专家论证,经科技部批准实验室进入建设阶段。2009年8月实验室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实验室现任学术委员

应用方向:分散元素独立矿床成矿机制 超大型矿床成矿理论 岩石圈伸展及其成矿作用 热液矿床矿化剂地球化学 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大型矿集区预测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及其成矿作用

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确定物质在不同状态和演化过程中化学成份、含量和分布的量测科学,是化学科学的分支学科。 本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人类健康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分析化学的挑战和需求日见凸显。南京大学在世纪之交就率先倡导开展“生命分析化学”这一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并

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筹建的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1988年论证建设计划,1989年开始建设,1990年经中科院批准边建设边开放,1991年12月验收,1992年正式开放运行。实验室通过了1995年、1999年、2003年和2009年的四次评估。 实验室以“基于有机小分子

测试服务:有机化学

应用方向:有机化学 小分子药物成份分析 化学生物学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本所以近代地球化学和矿物学为主要学科,优先发展有机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积极开拓环境地球化学、区域可持续发展及海洋地球化学等新领域。拥有雄厚的研究和技术力量,主要从事能源、资源、环境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应用方向:生物地球化学 环境有机地球化学 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正式开放运行。实验室紧紧围绕金属有机化学领域发展的重要科学前沿以及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系统的基础研究,设计并合成新型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其结构及反应性能;研究金属-碳(氢)键的形成及其化学转化;开拓导向有机合成的金属有机化学,发展新的金属促进的高效高选择性催

测试服务:金属有机化学

应用方向:金属有机化学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名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英文名仍为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pplied Organic Chemistry),是国家计委1985年首批筹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我国有机

应用方向:有机合成化学 复杂有机分子的全合成 生物与药物化学 化学生物学 有机材料化学

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在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1990年起向国内外开放,1991年通过国家验收。实验室为无机化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设有无机化学博士后流动站。 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游效曾院士, 实验室主任为郭子建教授。 实验室立足于基础研究工作,主要学术方向是

应用方向:功能配合物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 固体无机化学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4年批准立项建设,是我国开展病毒学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培养病毒学高层次人才、促进病毒学及其相关领域国际国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田波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陈焕春院士,实验室主任吴建国“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应用方向:病毒遗传变异与分子流行病学 病毒的免疫与致病机理 病毒病的防治基础研究 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分子机理

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史可追溯于1953年1月成立的以戴芳澜院士为主任的真菌植病研究室。在此基础上,1956年12月成立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学研究所,并成为于1958年12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建所基础,原“应用真菌研究所”成为微生物所的“真菌研究室

测试服务:真菌

应用方向:真菌

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hemo/Biosensing and Chemometrics,Hunan University)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于2001年7月正式下文批准依托湖南大学

应用方向:单分子检测 生化分析 纳米生化分析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配套投资兴建的我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1989年通过立项论证,1992年获准边建设边对外开放,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在2003年、2008年、2013年三次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两次优秀、一次良好。2004年,在“

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复旦大学物理系表面教研室。表面教研室成立于1978年,由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谢希德先生倡导并亲自领导组成。 1989年底,通过国家计委组织专家论证,于1990年开始筹建。1992年12月底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目前该实验室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从事表面物理研究

应用方向:半导体材料 光子晶体 超构材料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的。2001年11月通过专家论证,2002年1月经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设,2003年10月16日通过建设验收,正式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200

应用方向:植物 植物生理 植物生理学 化学生物学 干细胞化学生物学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队伍建设与研究方向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于1989年,是环境污染模拟与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的一个组成部分。固定人员总数为64人,其中院士一人,研究员13名(4人为“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以研究生为主的流动人员总数

应用方向:水质分析 水质转化 水处理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 是我国开展非线性力学综合研究的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其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6月的中国科学院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在1995年的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1999年10月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重点实验室,2001年4月10日通过了科

测试服务:纳米/微米尺度力学和跨尺度关联 纳/微电子机械系统力学 多尺度复杂流动的动力学理论与控制原理

应用方向:固体变形、损伤、破坏的非线性力学性质 流体运动的非线性规律 材料和环境系统中非线性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