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仿真实验室

华北电力大学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于2009年,是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实验室依托于华北电力大学,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国能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共建。实验室旨在研究突破制约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即进行生物质高效清洁燃烧及热解气化、生物质

测试服务:煤质分析 生物质燃料分析 烟气成分检测 热重分析 红外检测 气质联用 卡尔费休水分分析 在线气相色谱分析 微孔孔径检测 固体粉末比表面积 介孔孔径检测

应用方向:脱销催化剂 平式板催化剂 蜂窝式催化剂 煤炭检测 生物质工程 元素分析 发热量 灰熔融温度 灰成分分析 物理吸附 耐磨强度 脱销效率 比表面积 孔容 孔径 压降 抗压强度

武汉理工大学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

武汉理工大学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暨湖北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于1990年,是一个集科、工、贸为一体的科研、生产和经营单位,也是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建设单位,具有材料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点及材料学博士流动站。中心现有教授7人,博导3人,副教授

应用方向:生物医学无机材料 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 生物医学复合材料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纳米医学材料 生物医学材料

西安热工研究院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一般称“西安热工研究院”,简称“西安热工院”,英文缩写“TPRI”),是我国电力行业国家级热能动力科学技术研究与热力发电技术开发的机构。主要专业于1951年在北京创建,1965年迁址西安成立西安热工研究

测试服务:电站材料 清洁燃料 在线监测

应用方向:清洁燃料 汽轮机 电站性能与调试 能源电站材料 电站自动化

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

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下设4个实验室:材料合成与制备实验室、材料成型加工实验室、材料结构表征实验室、材料性能测试实验室。 目前,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已经成为材料学院本科实验教学的主要基地和青岛科技大学校级共享实验平台。 该实验中心现有专职实验教学人员38人,现有仪器设备总值1300

测试服务:材料结构 材料合成 材料性能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1987年被批准建设,1991年建成并开放运行。实验室由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浙江大学四个分室组成。浙江大学分室位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1987年初建时主要依托于浙江大学化工系高分子化工教研室,主要研究方向为聚合反应工程,故早期称化学工

应用方向:化学 化学分析 化学合成 化学计量 合成化学品 有机化学 材料化学 物理化学 生物化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88年由西南石油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联合申请,1989年批准立项建设,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 放,是我国油气工业上游领域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学科方向设置最为完整的研究实体。2000年、2005年、2010年三次以良好成绩 通过评

应用方向:油气 天然气 钻井 地质

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的首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主要针对化工及石化行业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关键性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以风险评估为主线,形成从危险化学品基本风险识别、致灾机理、事故模拟到工程控制的层次性研究。 实验室依托中国石化的行业优势,实行“开放、

应用方向:化学反应致灾机理 高危化学品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 1986 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0 年通过国家验收后被批准对国内外开放,1994 年、1997 年、2003 年和2008年四次通过了国家计委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董国海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欧进

应用方向:浪、流、冰、风等动力因素对建筑物及海岸泥沙的作用 海岸和近海环境(污染和灾害)的动态分析和保护的研究 海岸和近海工程结构的分析,设计与材料研究 海岸和近海工程结构的抗震研究 海岸和近海工程数值模拟试验与可视化的研究

佛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消费品检测区域中心实验室

近年来,各种消费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国内外对消费品安全的关注越来越高。本实验室是在原轻纺实验室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轻纺实验室始建于1989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初具规模,已从原来单一的纺织品、服装检测,逐步拓展到皮革、食品接触材料、木制品及家具、玩具和仿真饰品等轻纺消费产品的检测,2007年

测试服务:食品接触材料检测 玩具检测 木制品及家具检测 皮革及仿真饰品检测

应用方向:日用消费品检测 消费品安全 消费品检测

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Nation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Advanced Steel Technology, NERCAST)是以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上海大学、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辽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冶高科技集

测试服务:钢铁材料

应用方向:钢铁材料

新材料"基因组"实验室

本实验室以微观分子理论为出发点,以解决新材料开发过程中实际问题为科学目标,发展完善精确而有效的复杂分子体系量子动力学等理论方法,结合仿真设计与实验测试验证,建立材料体系微观基本结构(即DNA)及动态过程理论模型,研究决定材料体系结构、性质、功能和工作机理的分子理论基础。结合北大新材料学院的新能源战

天津大学(武清)前沿技术研究院

天津大学(武清)前沿技术研究院是天津大学与武清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集前沿技术研发、产业促进、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和“政产学研用”合作共建基地。于2012年12月15日正式揭牌,2013年底正式运行。 着眼于科研队伍建设、服务区域

物理学系计算与模拟物理实验室

  计算机模拟一方面作为理论物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作为物理实验研究的重要延伸,近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与物理学研究结合成为一门介于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之间的独特的新领域—计算物理。计算物理特别在一些实验难以探测的情形(极端条件如极

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由国家计委批准依托于北京理工大学建设,1996年9月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爆炸科学技术领域重要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基地。实验室定位为应用基础研究,以解决国防武器装备和工业安全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为目标,获得更多原始创新成果,为国民经济

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底获教育部批准建设, 2008年正式批准成立。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周又和博士出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教授担任。 实验室秉承“立足西部、瞄准前沿、开

福建省等离子体与磁共振研究重点实验室

一、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方向 依托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展了电化学-核磁共振联用装置、高场核磁共振波谱仪软件工程化、磁共振关节成像仪和9.4TMRI动物成像仪阵列线圈等方面的磁共振仪器软硬件攻关。 各项任务按计划执行,进展顺利。硬件方面:建立了液相常温EC-NMR实验装置,实现了液相常温EC-NMR

重庆大学非均质材料力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中文名称:非均质材料力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英文名称: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Heterogeneous Material Mechanics (Chongqing University) 学科领域:力学      &

中南大学教育部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中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点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铝加工工程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及工程中心

新型微波探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新型微波探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始建于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依托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和“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学科,以“211工程”建设的“雷达探测与成像研究中心”为主体,整合学校电子工程

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称EPM),2000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前身是1999年初与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共建的“宝钢-东大材料电磁过程联合研究中心” 。2002年6月,经辽宁省科技厅批准成为“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