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常兴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心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中心实验室由测试中心和高分子材料加工中心两部分组成,是我院为科研教学争创一流水平而建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服务平台。它为我校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和较为全面的仪器设备条件,同时也为其它科研单位及企业提供测试分析服务。 中心实验室位于化学楼南二楼和北一楼,总面积700平方米。中心实验室

应用方向:高分子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2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1993年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以海洋工程水池为主体,与船模拖曳水池、空泡水筒、结构力学实验室和水下工程水池等其它有关配套设施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试验研究群体,构筑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科学研究的大平台。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

应用方向:海洋 海洋化学 海洋环境 海洋材料 海洋生态 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邓子新教授领军。自2005年11月获批建设以来,以微生物代谢途径揭示与改良为目标,开展微生物菌种的筛选、代谢产物的发现和鉴定、代谢基因的克隆、生化和调控机理的解析、新型代谢物的设计和组合生物合成、分解、代谢互作以及代谢产物的

测试服务:微生物代谢

应用方向:微生物代谢

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微生物代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邓子新教授领军。自2005年11月获批建设以来,以微生物代谢途径揭示与改良为目标,开展微生物菌种的筛选、代谢产物的发现和鉴定、代谢基因的克隆、生化和调控机理的解析、新型代谢物的设计和组合生物合成、分解、代谢互作以及代谢产

应用方向:微生物菌种的筛选 代谢产物的发现和鉴定 代谢基因的克隆 新型代谢物的设计 生化和调控机理的解析 代谢产物的生物效应评价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其前身为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世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的支持下,1988年底开始立项筹建,1995年9月建成,同年正式对外开放运行。目前,实验室拥有1.1万m2实验场地,固定人员62名,其中工程院院士3名,&ld

测试服务:机械系统与振动

应用方向:机械系统与振动 振动试验 复杂制造系统的分析与控制、决策

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5月通过国家论证,并于1989年经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筹建,1991年底建成并通过验收,1992年正式对外开放,1997年3月和2003年3月分别通过了由国家科技部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评估。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由材料界著名专家学者15人组成,其中院士7人

应用方向:金属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新型功能复合材料

上海市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地址:上海邯郸路220号 电话:+8621-65654549 传真:+8621-65654253

上海市检测中心生物与安全检测实验室

生物与安全检测实验室作为上海市检测中心的专业实验室之一,正致力于研发有实际应用前景的尖端生物技术和提高技术标准化、新技术验证能力。主要任务是发现公共安全的新问题和提供现代化城市管理所需的生物检测技术支撑。超前性的研发和持续的技术应用转化是实验室的基本特点。 实验室的技术基础由3部分组成:以生态学和

应用方向:生态毒理 降解与蓄积 生物降解 持久性有机物PoPS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检测实验室

2004年5月,经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批准,环境检测实验室再次获中国实验室认可证书,认可的能力及其范围达六大部分168项,其中认可检测因子396项,涉及58个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水和废水检测参数,空气和废气检测参数,沉积物、污泥、土壤、固体废弃物检测

测试服务:环境 水质 土壤 食品 微生物 生态毒理 大气 物理

上海市激光制造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

“激光制造中心”作为中国与德国政府间 重大“科技合作”项目,2004年在两国总理见证下于柏林签约,2005年10月底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落成,2006年2月底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正式投入运行。中德双方参与激光合作项目有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所和企业集团,德

应用方向:激光技术 材料改性

上海市分子催化和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E-mail:mcim@fudan.edu.cn 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化学楼222室 电话:021-65642978传真:55665572邮编:200433

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 邮编:200433

上海市能源作物育种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能源作物育种及应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上海大学,于2005年10月经上海市科委批准成立,主要致力于能源作物新种质的育种研究。2007年底通过科委建设验收,并在2008年通过了重点实验室评估。 本实验室针对我国发展能源作物的迫切需求与可用土地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设以下五个研究方向:抗逆基因的分离与

测试服务:能源作物

应用方向:能源作物 生物能源 生态修复 新种质培育

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油脂实验室

拥有国内首家通过ISO/IEC17025资质认可的油脂实验室,依托一流的装备、技术和丰富的现场服务经验,可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油液与设备状态检测和管理服务。 通过对润滑系统及润滑油脂的研究确定最佳润滑方案,实现最佳润滑,减少油品消耗;避免系统因油品劣化、缺油而导致功能故障。 提高油品使用寿命,延长在役

测试服务:pH值 硫含量 老化测试

应用方向:油品分析 油品检验 环境

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就开始从事绿色化学的研究,2000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离子液体化学研究中心。该中心的主要研究对象离子液体是一个世界公认的绿色化学材料,同时该研究中心还从事催化化学、化学工程、精细有机合成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开展了一系列与绿色化学密切相关的前沿性工作。 在

测试服务:催化材料 精细化学品 有机化工材料

应用方向:绿色功能材料 化工过程绿色化 精细化学品 原子经济性 天然气化工

上海市女性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女性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为依托,2010年6月由上海市科委批准筹建,2011年12月顺利通过验收,2013年11月评估为良好。     上海市女性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涵盖的主要学科为妇产科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与女性

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连续大力度投入,校级科研大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目前已拥有5000余万元仪器设备,多为先进的、高精密的、跨学科的大型设备,部分重要仪器已实现24

应用方向:材料分析 微结构 环境质量 药物分析 元素分析 计量检定 有机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是学校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建立的一个面向全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基地。中心现有建筑面积14700平方米,下设教育培训部、规划建设部、技术服务部、研究室、中心办公室和机械制造基础、电子电工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创新实践、先进制造技术等五个实验室。拥

测试服务:激光测量 工业机器人

应用方向:语音识别技术 小型无人直升机 快速成型技术 仿人机器人

上海交通大学燃料电池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燃料电池研究所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首个在高校成立的专业燃料电池研究机构,曹广益教授担任首任所长。200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委、上海电气集团公司的支持下,燃料电池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完成了1000瓦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发电系统试验。之后,陆续开展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测试服务:燃料电池

应用方向:燃料电池 膜材料 储能材料 再生燃料

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拥有热能工程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所属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主要承担热能工程博士生、硕士生与本科生的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与热能工程领域的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学科拥有一支21人构成

测试服务:热能工程

应用方向:热能工程 生物质能源 化石燃料 固体废弃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