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自动化所实验室

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创建于1989年,创始人为王育竹院士,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是上海光机所。实验室的工作目标是:揭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量子现象,发展及其在高科技中的应用。在国际竞争中争得自己得一席之地,建成具有一流设备的量子光学研究基地和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中心。 实验室的主要学科方向是量子光

测试服务:量子凝聚 量子频标

应用方向:量子频标 量子凝聚

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系统生物学是世纪之交在生命科学领域诞生的一门交叉学科。作为国内科研部门的第一个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我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在生物复杂系统的研究方面有所作为;我们愿意联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力量,共同推进系统生物学在中国的发展。 研究方向包括: 生物体和细胞内蛋白质群体的动

应用方向:生物学 蛋白质组 蛋白质组学 细胞学 代谢组学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海洋能实验室

海洋能源研究室于1979年成立,主要从事海洋波浪能研究与开发,并兼及海洋工程、海洋环境测量与模拟设备、潮流能、海岛能源综合利用等工作。研究室现有研究与辅助人员15名,主要由青、中年人员组成,其中高级研究员6名 ,培养流体机械及流体动力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现有在学研究生 3人。实验室面积近400平

应用方向:海洋能 波浪能

中科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

        本实验室前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新能源材料联合实验室”,2008年被正式批准成为中科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实验室

应用方向:高性能热电材料 材料结构与性能 光伏材料与器件 先进能源材料

中科院干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干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Stem Cell Biology,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2001年(代码2001DP173084)

应用方向:胚胎干细胞 ips细胞 造血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中科院分子病毒与免疫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分子病毒与免疫重点实验室(2010DP173064)在2010年12月由中科院正式批准成立,依托单位为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首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曹雪涛院士担任,孙兵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面向国家公众健康与医药卫生的战略需求,定位于具有国家战略需求的病毒学与免疫学相结合的应用基础研

测试服务:分子病毒与免疫

应用方向:病毒与免疫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储能技术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储能技术实验室主要从事先进蓄能技术、前沿空调技术、以及高效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 本实验室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蓄电技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电容技术、大规模储能电池等)、蓄热技术(蓄热燃烧技术、余热利用)、蓄冷技术(动态冰蓄冷、盘管冰蓄冷、水蓄冷、相变蓄冷等)、环保技术(烟

测试服务:储能技术

应用方向:储能技术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实验室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实验室是我国最早专门从事生物质热化学利用技术研究的科研团队之一。实验室从“六五”期间开始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已完成国家、科学院、各部委及省市各级科研项目5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攻关(支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中

应用方向:生物质热化学 合成燃料 生物质气化发电

中科院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本室是我国第一代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室,开创了我国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领域。近40年来,实验室以解决地球科学的重大基础 问题和资源环境科学的难题为目标,发展了系统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方法以及高精度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中青年科技队伍为骨干的研究集体,在许多研究领域和分析技术方面

测试服务:同位素 同位素标记差异蛋白定量分析

应用方向: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固体废弃物能利用实验室

固体废弃物能实验室以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为主题,主要从事固体废物资源回收和能量利用过程的应用基础研究及相关技术开发工作。其战略任务是开发固体废弃物的减容、减量、无害化的处理技术,充分合理的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中的资源和能源潜力,同时在先进处理技术下减少固体废物的简单填埋焚烧处理对环境的危害。 实验室自

应用方向:固体废弃物 能量利用 垃圾衍生燃料 生物燃气新技术

中国赛宝实验室

中国赛宝实验室(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又名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始建于1955年,是中国最早从事可靠性研究的权威机构。 实验室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科研生产用房面积5万多平方米;拥有各类试验、分析测试和计量等仪器设备2300多台(套);现有职工1000多人,各类

应用方向:材料分析与检测 RoHS检测认证 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生物质能源生化转化实验室

本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于2003年开始与韩国能源所进行生物柴油生产新技术的合作研究,已有2个博士研究生分别在韩国能源所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合作开发研究。并于2004年开始承担有关生物柴油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和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获得研究经费450万元以上。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20余篇,

应用方向:能源生化转化 生物柴油 生物质液体燃料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岩矿分析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 所属系统:地球物质成分与物质性质分析系统 简介:元素分析实验室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公用实验室之一,为地球化学、岩石、矿产资源、环境等学科研究提供实验方法和测试数据。主量元素分析。 实验室主要成员: 技术负责人: 李禾 实验楼512房间 电话:010-82998486;010-

测试服务:Au,Ag,Pt,Pd 元素分析 元素分析 微量元素分析

应用方向:岩石矿物

中国太赫兹实验室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太赫兹实验室于2001年正式成立。2006年正式批准为北京市“太赫兹波谱与成像”重点实验室。2007年获批太赫兹光电子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具有科研用房1500平方米,其中千级超净实验室2间,面积170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千万元。

应用方向:太赫兹波谱研究 太赫兹成像研究 太赫兹与红外无损检测研究 太赫兹与物质相互作用

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纳米仿生传感器实验室

仿生感知与控制研究中心概况 仿生感知与控制是我所仿生感知与智能学科的两大研究方向之一。本中心面向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以仿生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力学、材料科学、信息论等理论为指导,以微纳米技术、传感技术、人机接触交互与遥操作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网络控制技术为手段,研究和研制一些

应用方向:仿生纳米传感器 化学与生物纳米传感器 真空微电子传感器件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热流体与先进能源系统实验室

热流体与先进能源系统实验室主要从事复杂热传及流体流动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以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科学开发和经济、高效、安全应用为目标,致力于解决相关过程中涉及到热流体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现阶段的研究方向包括: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燃料电池(包括先进电池)系统,微流体能源系统,高效节能技术

测试服务:热流体与先进能源系统

应用方向:热流体与先进能源系统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微量元素分析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所属系统:地球物质成分与物质性质分析系统) 微量元素分析实验室的主要设备是ELEMENT仪器。同时,配备有净化环境化学处理实验室,可以对不同岩石、矿物、包裹体、土壤、植物等样品中的稀土和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测试。实验室重点服务于本所岩石圈构造演化、矿产资源、环境等研究课题项目,为其提供稀

测试服务:稀土、微量元素测试

应用方向:岩石矿物 土壤 环境 稀土元素

中药药理二级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成立于1993年,1999年被批准为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二级实验室,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实验室经过16年的不断建设,已经成为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研工作的支撑平台。 研究方向: (1)中药、中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稳定同位素分析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 所属系统:地球物质成分与物质性质分析系统 简介: 稳定同位素实验室目前拥有国际上先进的MAT系列稳定同位素气体质谱仪MAT-251、 MAT-252、Delta-S及国内研制的硫同位素专用质谱。同时,配备有8个不同元素稳定同位素的提纯制备室,可以对不同岩石、矿物、流体包裹体、土壤、水、气

测试服务:碳同位素δ13C‰ 有机碳δ13C‰ 碳氧同位素δ13C‰δ18O‰ 氢同位素δD‰ 氧同位素δ18O‰ 硫同位素δ34S‰ 氮同位素δ15N‰ 碳含量 氮含量 硫含量

应用方向:岩石矿物 土壤 石油 水 气 植物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于1989年3月正式向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计委申请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立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年6月获得批准。 1991年12月,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正式启动;1993年12月,经专家组论证、中国科学院批准,实验室正式对外开放;1995

应用方向:厌氧菌 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 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