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受体研究重点实验室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为发挥中国科技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和多年来形成的学科交叉的良好传统与氛围,增强创新能力,2001年10月,学校决定对中科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若干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组)、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的原子分子物理实验室、理化分析实验室和低温强磁场

应用方向:原子分子科学 低维物理与化学 量子物理 量子信息 微尺度 生物信息学 材料 纳米 生物大分子 Bio-X 计算科学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4年批准立项建设,是我国开展病毒学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培养病毒学高层次人才、促进病毒学及其相关领域国际国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田波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陈焕春院士,实验室主任吴建国“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应用方向:病毒遗传变异与分子流行病学 病毒的免疫与致病机理 病毒病的防治基础研究 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分子机理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 近十年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新药研究进入了一个革命性变化的新时期。一些新兴学科越来越多地渗入到新药的发现和前期研究中。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发展,人类基因组测序己经完成,理论和结构生物学、信息和计算机科学与药学研究的交叉、渗透

应用方向:药物设计 生物信息学 分子生物学 化学生物学 中药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自1989年建立以来,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坚持学科交叉,重视自主创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2008年,在国家科技部、中科院等主管部门领导的关怀和扶持下,在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以及实验室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室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

应用方向: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药物制剂 蛋白质功能 蛋白质/多肽分析 免疫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前身是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创建于1932年,次年迁至上海,2003年搬迁至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创新药物研究机构。现有职工近700人,其中两院院士6人,“千人计划”4人,杰青19人,“百人计划”30

测试服务:药物研究

应用方向:药物研究 创新药物

北京大学生物膜及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膜生物化学与膜分子生物学分室、清华大学膜生物物理与膜生物工程分室和北京大学膜离子通道与受体分子分室。实验室自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并于1996年、2001年和2006年以"良好"的成绩通

应用方向:膜蛋白结构与功能 生物膜能量转换 膜生物工程 细胞跨膜信号转导

北京大学生命学院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膜生物化学与膜分子生物学分室、清华大学膜生物物理与膜生物工程分室和北京大学膜离子通道与受体分子分室。实验室自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于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11年通过国家评估验收,2015年由原名称&

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北京师范大学, 2012年3月通过专家现场论证,2012年5月批准立项建设。 重点实验室主要以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聚合物太阳电池、钙钛矿太阳电池、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中的关键材料与基本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高能量转换效率聚合物

浙江省微生物生化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微生物生化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暨浙江省微生物制药技术工程实验室)由浙江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和华东医药集团共建,建有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教授8人(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副教授15人(含高级工程师5人)、讲师10人(含工程师8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1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