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血液学研究所 干细胞研究组

上海内燃机研究所

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6月,原是国家机械工业部直属的大型综合性研究所,并于1999年8月整建制进入上汽集团总公司。2002年8月,与上汽技术中心组成了汽车工程研究院。在上汽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上内所积极面向全行业,提供产品开发、技术服务、信息及标准支持,在继续为行业服务的同时,并承担自主品

测试服务:内燃机

应用方向:内燃机

上海交通大学燃料电池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燃料电池研究所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首个在高校成立的专业燃料电池研究机构,曹广益教授担任首任所长。200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委、上海电气集团公司的支持下,燃料电池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完成了1000瓦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发电系统试验。之后,陆续开展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测试服务:燃料电池

应用方向:燃料电池 膜材料 储能材料 再生燃料

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拥有热能工程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所属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主要承担热能工程博士生、硕士生与本科生的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与热能工程领域的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学科拥有一支21人构成

测试服务:热能工程

应用方向:热能工程 生物质能源 化石燃料 固体废弃物能

东北师范大学遗传与细胞研究所

遗传与细胞研究所长期从事基础生物学研究。利用染色体工程技术成功地培育了优质小麦品种-小冰麦32和33,已大面积推广,其系列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该所研制的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国家二类新药证书;&al

应用方向: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 植物学

健康科学研究所

健康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联合”,跨科学院与高等医学教育系统创立,冠名健康科学中心,2002年4月开始实体化运作,2005年更名为健康科学研究所。 通过十年来的不懈努力,健康科学研究所产生了

测试服务:健康科学

应用方向:健康科学

上海市检测中心

上海市检测中心是按市政府对全市计量检测检验等公共公益事业的综合调控要求,根据政府部门的授权或委托,负责整合共性技术基础资源,优化检测检验资源配置,协调非营利性固定资产的投资方向,对新增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资源集聚效应显著、专业检测优势明显、公共服务功能完备的综合实验基地,组织、开

测试服务:计量检测、校准 药品 食品检测 食品药品包装 生物安全

环境科学研究所

研究所定位 环境科学研究所是环境学院学科建设基地之一,是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坚强后盾。本所以环境化学、地理学、水动力学、生态学、毒理学、土壤学等为基础,研究污染物(包括有毒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重金属、氮磷元素、纳米材料和新型污染物等)在水/土环境系统中的多介质多界面迁移转化规律和生态环

民族医学研究所

民族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医学所)成立于2008年7月,是在中国少数民族医学诊断所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医学所现有专职科研人员6人,其中“985”首席专家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1名,正高职称3名,副高职称2名,中级职称1名, 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先后主持承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拥有制冷及低温工程国家博士点重点学科和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并承担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方向)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研究所在国际上享有声誉。学科现有教授12人、研究员3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高级工程师1人、行政助理1人和

测试服务:冷藏研究 制冷空调

应用方向:制冷空调 气体液化、贮运及低温工程 空调系统节能 食品冷冻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检测实验室

2004年5月,经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批准,环境检测实验室再次获中国实验室认可证书,认可的能力及其范围达六大部分168项,其中认可检测因子396项,涉及58个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水和废水检测参数,空气和废气检测参数,沉积物、污泥、土壤、固体废弃物检测

测试服务:环境 水质 土壤 食品 微生物 生态毒理 大气 物理

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

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具有国内一流的标准馆藏资源,共有近60万条国内外标准信息,可提供世界上400余个标准化组织的标准信息,同时建有我国第一个自主开发建设的信息技术标准方面的专业数据库──《信息技术标准数据库》。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是中国标准出版社、中国计量出版社的一级代理,也是全球最大的标准与工程资料

国贸食品科学研究所

国贸食品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原名国内贸易部食品检测科学研究所,1999年国家科研机构改革更名为现名,食品所是应用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所,内设国家副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国家副食品产品质量监

应用方向:调味品检测 发酵性豆制品检测 食用菌检测 淀粉检测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建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是中国政府在发展生命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战略之一。基本原则是:把握时机,以改革试点的方式,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以国际一流科学家集体为基础,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组建国际一流的基础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原创性基础研究,同时培养优秀科研人才

测试服务:生物学

应用方向:生物学

吉林大学数学研究所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国家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重点高校选派了14名教师组建和创办了原吉林大学数学系。197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了吉林大学数学研究所。2001年由原吉林大学、原吉林工业大学、原长春科技大学、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原长春邮电学院的数学系或数学教研室合并组建成吉林大学数学学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始建于1983年,是从事环境监测的公益性科学技术单位,隶属于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业务上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指导,属全国环境监测一级站。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主要承担上海市行政管辖范围的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工作,包括水、大气环境质量、土壤、固体废弃物、环境噪声以及一些敏感地区的环境

应用方向:建设环境验收 室内环境检测 环保产品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 车尾气监测

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

化學研究所設立於民國十七年七月為中央研究院最早設立的數個研究所之一。抗戰期間在歷任所長王璡先生、莊長恭先生、任鴻雋先生、吳學周先生的撐持下,使化學所在重重艱難中,持續成長。遷台後,於民國四十六年四月復所。民國四十六年至七十年之間,在歷任所長魏喦壽先生(四十六年至六十一年)、陳朝棟先生(六十二年至六

测试服务:生物化学

应用方向:化学生物学 催化反应 材料化学

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

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是国家为开展原子核科学技术及其医学研究而于1962年建立的,前身是上海市工业卫生研究所,1985年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2000年改为现名。  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是我国专业从事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的研究所,是该领域的专业技术指导中心之一。主要从事电离辐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是我国理论化学的科学研究中心,由老一辈科学家、教育家唐敖庆院士倡导,经原国家计委和教委批准,于1978年在吉林大学建立。为纪念唐敖庆院士,2008年,理论化学研究所被学校同时命名为唐敖庆研究所,发展宗旨是要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所。 35年来,在学校党委和理论化

宁波高科药物化学研究所

宁波高科药物化学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5月。主要从事医药化工、医药中间体、精细中间体及农药的研发,工艺优化及生产工作,提供化学定制合成、合同研发等事务。 研究所现拥有一流的SMB模拟移动床手性拆分仪、超临界流体萃取系统、气质连用仪、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仪、元素分析仪、GC、UV等先进仪器设备

测试服务:化合物定性定量分析 化合物分离纯化 杂质鉴定

应用方向:医药 农用化学品 精细化工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教育部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和卫生部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四位一体,同时也是教育部评定的国家级神经生物学重点学科。 本所(系)集科研、教学于一体。现有教职员工1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实验技术人员7人。担负着研

应用方向:药物依赖 神经系统 胶质细胞 分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