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PONY谱尼测试

PONY谱尼测试是服务网络遍及全国的大型综合性检测机构,检测报告得到美国、英国、德国等71个国家和地区互认,具有国际公信力。总部位于中国北京,下设上海、深圳、天津、青岛、武汉、宁波、广州、苏州、香港公司,及健康与环保、贸易符合性、商品质量鉴定、安全保障4个独立事业部,共拥有6个大型实验室基地及众多

应用方向:电子类检测 食品药品检测 环境安全分析 日用消费品检测 水质检测 MSDS评估服务 货物运输条件鉴定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简介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原地质矿产部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其前身是1952年建立的地质部北京实验室。中心现有职工105人,其中科技人员94人,研究员19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3人,并拥有一支由13名具有博士学位、22名硕士学位的中青年科技骨干组成的科研团队

应用方向:同位素分析 地质年龄测定 环境样品 有机污染物 元素分析 水质分析 地质样品 矿物 室内环境 农产品 食品 生物医学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本所以近代地球化学和矿物学为主要学科,优先发展有机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积极开拓环境地球化学、区域可持续发展及海洋地球化学等新领域。拥有雄厚的研究和技术力量,主要从事能源、资源、环境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应用方向:生物地球化学 环境有机地球化学 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1月,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之一,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序列单位。现有职工481人,创新编制264名,研究员61人,博士导师59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项)和中科院/国

应用方向:热带海洋环境动力过程研究 边缘海地质与古环境研究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海洋工程环境调查与评价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88年由西南石油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联合申请,1989年批准立项建设,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 放,是我国油气工业上游领域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学科方向设置最为完整的研究实体。2000年、2005年、2010年三次以良好成绩 通过评

应用方向:油气 天然气 钻井 地质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 1986 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0 年通过国家验收后被批准对国内外开放,1994 年、1997 年、2003 年和2008年四次通过了国家计委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董国海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欧进

应用方向:浪、流、冰、风等动力因素对建筑物及海岸泥沙的作用 海岸和近海环境(污染和灾害)的动态分析和保护的研究 海岸和近海工程结构的分析,设计与材料研究 海岸和近海工程结构的抗震研究 海岸和近海工程数值模拟试验与可视化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简介 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Marine Environmental Dynamics (LED),SCSIO, CAS 南海是我国走向深海科学研究的窗口和重要阵地。南海背靠欧亚大陆,面临太平洋,濒临印度洋,是西太

应用方向:南海深海过程与观测 热带海洋动力过程与观测 热带海洋生态与动力环境相互作用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全球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海洋的气候变化和资源开拓运用日益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南海地处热带、亚热带,是我国能源与贸易的大通道、油气资源开发战略区域和国防安全的前哨阵地。南海对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建立一个国家级热带海洋环境研究与技术服务平台,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海洋科学领域的总体布局,

测试服务:海洋观测与资料同化技术 热带海洋动力过程的环境效应 热带海洋中小尺度动力过程 南海环流和区域气候

应用方向:热带海洋中小尺度动力过程 南海环流和区域气候 热带海洋动力过程的环境效应 海洋观测与资料同化技术

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成立时间:1962年5月 单位性质:国土资源部地质事业单位 隶属关系:直属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南京中心”)是集地质调查、科学研究、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单位。主要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

四川大学四川省二氧化碳矿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概况:          四川省二氧化碳矿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四川省科技厅批准于2014年3月建立。中心是以研究和开发CO2矿化利用技术为主的技术创新平台,为我国CO2矿化利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节能、经济、环保的CO2矿化固定联产高品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托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我院建制于1946年,是我国从事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本科教育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培养学生最多的人才培养基地,也是我国较早从事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综合研究的重要机构之一。2001年12月,我院提请国家教育部对海底

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实验室

能源与资源工程系定位于能源与资源科学与工程的学术前沿,进行中国能源与资源工程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与发展战略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资源高效与循环利用、水资源利用、新能源开发等。实验室依托先进的实验室基础建设,在学科前沿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完成国家层面的相关任务,并与企业紧密合作,为相关产业创新作出贡

水射流理论与新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水射流理论与新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Hubei Key Laboratory of Waterjet Theory and New Technology)于2011年8月由湖北省科技厅批准组建,依托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通过矿业工程、机械工程、流体力学、材料力学、自动控制理论等众多学科交叉,形成

吉林大学车辆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及系统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车辆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及系统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 重点实验室主任:赵继教授 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 吉林省车辆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及系统重点实验室着重针对吉林省的汽车和高速轨道列车和其它特种车辆(如拖拉机)等优势产业的关键零部件制造,开展先进制造技术及系统的研发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