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海洋环境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海洋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市海洋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自2012年立项建设以来,严格按照任务书要求开展建设规划,紧紧围绕我市乃至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的理论科学问题、关键瓶颈技术与创新工程实践等核心内容,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建设工作,在如下几个方面形成了本实验室的优势与特色: 青岛市海洋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依托平台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全球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海洋的气候变化和资源开拓运用日益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南海地处热带、亚热带,是我国能源与贸易的大通道、油气资源开发战略区域和国防安全的前哨阵地。南海对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建立一个国家级热带海洋环境研究与技术服务平台,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海洋科学领域的总体布局,

测试服务:海洋观测与资料同化技术 热带海洋动力过程的环境效应 热带海洋中小尺度动力过程 南海环流和区域气候

应用方向:热带海洋中小尺度动力过程 南海环流和区域气候 热带海洋动力过程的环境效应 海洋观测与资料同化技术

青岛市光学光电子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市光学光电子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海洋大学建设。它的前身为青岛海洋大学光学光电子实验室,始建于1993年,1996年正式冠名成立,1997年确定为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01年成为青岛市政府重点资助的实验室。从鱼山到浮山再到崂山,实验室经历两次东迁,也经历了两次大的发展,从2002年东迁的平台建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于2005年启动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5年10月的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8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助理教授18人;另有技术人员31人,研究助理27人,行政人员4人。所有固定研究人

应用方向:海洋环境 海洋 海洋生态 海洋药物 海洋资源生物学 环境 环境分析 环境化学 环境生物学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集中了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在物理海洋、海洋遥感和海洋生态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和人才力量,于2006年7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2009年12月通过验收。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科院院士吴国雄研究员,实验室主任为首批国家

应用方向:海洋卫星 近海动力 大洋环境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由原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于1985年建立的“中国科学院腐蚀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993 年科技部正式批准在该开放实验室基础上建立了“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1995年通过验收。实验室现任主任

测试服务:腐蚀监检测 材料腐蚀寿命 高温防护涂层

应用方向:金属材料 材料表面防护层 材料腐蚀规律

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简介 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Marine Environmental Dynamics (LED),SCSIO, CAS 南海是我国走向深海科学研究的窗口和重要阵地。南海背靠欧亚大陆,面临太平洋,濒临印度洋,是西太

应用方向:南海深海过程与观测 热带海洋动力过程与观测 热带海洋生态与动力环境相互作用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源于1994年成立的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1月获教育部批准立项,开始启动部属重点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坚持“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在体系建设、能力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实

应用方向:海洋环境 海洋 海洋生态 海洋资源生物学 海洋工程环境调查与评价 热带海洋环境动力过程研究 环境 环境化学 环境监测 环境监控

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Key Lab of Marine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从事海洋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之一,2007年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9年通过教育部

车辆传动重点实验室

车辆传动重点实验室 英文名称: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Vehicle Transmission Laboratory

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于2015年7月获山东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前身为中国海洋大学海岸带环境保护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贾永刚教授为现任实验室主任,何满潮院士为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34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1人,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

浙江省海洋材料与防护技术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定位: 聚焦海洋新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及高技术应用创新研究,以国家海洋战略和区域海洋产业需求为导向,重点致力于海洋新材料的基础研究、工艺技术集成和工程化应用,研究材料和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加速推进以解决电化学耦合腐蚀、生物污损、力学-化学交互磨损等三类重大海洋材料损伤和防护的机理和技术为核心的协

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

核分析是基于核反应、核效应、核性质、核谱学和核装置的现代分析方法,它是核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核技术科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把发展核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列为优先支持方向,国际权威核科学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中,核分析技术列为一项重要的研究手

测试服务:核分析技术

应用方向:核分析技术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1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筹建,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1999年、2004年和2009年三次通过国家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王建国研究员,副主任为李永旺研究员,朱珍平研究员,李文研究员。学术委员会由14名国内外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何鸣元院士,副

应用方向:煤直接转化过程的化学与工程基础 煤经合成气转化的一碳化学与工程 煤转化利用中的环境化学与工程 煤转化中的理论计算与工程模拟 煤转化相关的能源环境新材料与新技术

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史可追溯于1953年1月成立的以戴芳澜院士为主任的真菌植病研究室。在此基础上,1956年12月成立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学研究所,并成为于1958年12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建所基础,原“应用真菌研究所”成为微生物所的“真菌研究室

测试服务:真菌

应用方向:真菌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4年批准立项建设,是我国开展病毒学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培养病毒学高层次人才、促进病毒学及其相关领域国际国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田波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陈焕春院士,实验室主任吴建国“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应用方向:病毒遗传变异与分子流行病学 病毒的免疫与致病机理 病毒病的防治基础研究 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分子机理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配套投资兴建的我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1989年通过立项论证,1992年获准边建设边对外开放,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在2003年、2008年、2013年三次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两次优秀、一次良好。2004年,在“

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是在原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沙漠环境风洞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的,于1967年建成使用。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和原兰州沙漠研究所的支持下,按照重点实验室的要求进行了改扩建。2000之后,成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重点实验室。200

测试服务:风沙物理 沙漠环境 沙漠化过程 防沙工程技术

应用方向:以风沙运动为对象的风沙物理学研究 以沙漠与沙漠化地区环境演变过程及其评价为对象的研究 以沙漠化土地为对象的沙漠化过程研究 以防沙工程为对象的防沙工程技术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