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实验室

军事医学科学院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ADME/PK)是药理学科的重要分支,是多学科合作开展新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代谢研究贯穿药物研究与开发始终。在药物合成、筛选前,采用计算机辅助预测化合物代谢性质,可尽早淘汰代谢性质不良的化合物, 缩小合成、筛选范围,提高新药发现概率。在药物结构优化阶段,采用多种体内、外代

应用方向:ADME/PK 药物代谢 药代动力学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坐落于省城济南千佛山脚下,环境优美,人杰地灵。中心成立于1979年,隶属于山东省科学院,是一所以理化分析测试为重点的省级综合性科研服务机构。多年来,中心以服务山东经济为宗旨,研究与推广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培训分析测试专业技术人才等社会公共服务。先后研究建立了多项分析方法和技术标

应用方向:化工产品 指纹图谱 中药质量标准 农药 农药残留 矿物 油品分析

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暨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原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实验技术中心,成立于1990年,后于1993年1月,与育种所原小麦品质分析及加工室合并组建谷物分析加工技术中心。 1996年3月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农业部机构审查认可,是依法授权的具有第三方公

应用方向:理化检验 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 品种审定 农药残留 种性鉴定

西南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西南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2006年,是学校设置的为教学、科研提供分析测试服务的校级公共平台,同时是分析测试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教学和实验基地。面向社会开放,积极为地方的科研、经济建设服务。中心将成为一个具备向校内外科学研究、样品鉴定、产品分析、案例判断等提供公正、权威分析

应用方向:物质成分分析 物相分析 结构分析 细胞分析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代毒理学实验室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毒理学实验室于1997年筹建,1998年上半年开始运转,同年9月与中山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建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实验室”, 1999年底中期评估列第一类第二名。1999年10月被评为深圳市第一批医学重点实验室,2004年10月接受深圳市

应用方向:食品添加剂 食品 饮用水 化妆品 医疗器械 毒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位于科大西校区生命科学教学科研楼内,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实验中心,是中科大五个公共服务技术平台之一,是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重要技术支撑系统。 中心始建于2000年初,是由国家“985”一期工程和国家“211&rdq

应用方向:蛋白质分析 核酸分析 细胞分析

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 药代动力学实验室(同位素)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是药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多学科合作开展新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药物开发,新药临床评价和药物临床应用研究的重要工具。药物代谢研究贯穿药物研究与开发始终。 放射药代动力学具有灵敏特异,操作方便,准确度高等优点,近

测试服务:食品

应用方向:药物分析 放免测定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骐骥生物

北京骐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eijing Qiji Biotechnology Co., Ltd.)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新型科技企业,以现代生物技术服务为主要业务,开展科研服务和技术开发工作。 公司的所有员工均具有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全部为研究生毕业,从事生物学研究、技术、以及市场和销售工作

测试服务:分子生物学 生理生化 脂质组学 代谢组学研究 科研服务 科技项目

应用方向:生物技术

浙江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浙江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建立于1981年,是浙江大学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中首批建成的分析测试中心之一,1998年浙江大学4校合并后组建了新的分析测试中心。中心原拥有各类大型分析仪器和试验装置80余台套,2000年以来,随着学校“985”和“

测试服务:无机物成分与结构分析 有机物成分与结构分析 微区分析 物相分析 环境

应用方向:无机物组成及结构分析 有机物组成及结构分析 微区分析 物相分析 生物分子检测 力学性能 地基基础特性测量 环境监测

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建立于1952年。近二十多年来,在老一辈科学家高鸿院士和学科带头人陈洪渊院士的领导下,经过艰辛的努力在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1年为我国首批建立博士点,1987年又首批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1年和2007年分别再次

应用方向:生物电分析化学 功能材料 生物分析 临床分子诊断 分子识别 药物与环境毒理分析

杭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杭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是集办案、科研、鉴定等于一身的综合性检验鉴定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承担杭州市辖区内重、特大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和物证鉴定工作;承担所属各区、县(市)公安机关送交的物证鉴定及其复核工作;负责制定本地刑事技术工作的规划和相关制度;承担对全市刑事技术工作的指导、考核和对技术人员

测试服务:法医病理 损伤 物证 DNA遗传分子扩增/分析 毒物和麻醉药品检验 手印 足迹 工具痕迹 枪弹痕迹检验 文件检验 声纹鉴定

应用方向:法医病理 损伤鉴定 DNA检验 理化检验 痕迹检验 文件检验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于1999年1月开始筹建,是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和“植物遗传工程”、“果树生物学”、“植物分子生物学”3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于2003年1月经科技部批准组建的首

应用方向:农作物 农业微生物 生态学 作物营养与环境生态 分子生物学 细胞工程 染色体 基因工程

江西省有机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有机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是以赣南师范学院为依托,在赣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群体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设的,是一个面向江西省现代化建设,集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新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研团队。2005年经江西省科学技术厅批准成为江西省有机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本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支学术水

应用方向:天然药物 分子设计 血吸虫 中药 手性分析

湖南大学 生物纳米与分子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生物纳米与分子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生物纳米与分子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经湖南省科技厅批准由湖南省生物纳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改建成立。湖南省生物纳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技术依托,并联合省内相关优势学科进行建设,中心自2003年2月批复组建以来,引进

应用方向:生物 生物分析 纳米 纳米化学 纳米技术 纳米生化分析

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隶属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主要承担基因工程制药、生物芯片、医学诊断、基因诊断与治疗、生化药物等领域的科研、开发、研究生培养等工作。目前,中心拥有国家卫生部生物技术药物重点实验室、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为省医药生物技术科研中试基地,是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应用方向:基因工程 基因分析 病毒分子生物学 病毒疫苗 生物制药 生化药理

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Key Lab of Preclinical Study for New Drugs of Gansu Province)(兰州大学)是在甘肃省科技厅领导下、依托兰州大学,联合多学科、多专业组建的甘肃省首批省级重点实验室之一。1999年5月筹建,2002年10月通过

应用方向:中药 新药临床研究 食品 化妆品 兽药 农药 化学品 药理学 蛋白质/多肽分析

天津市生物与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生物与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依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根据生物化工重点学科确定了4个研究方向: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微生物全基因组的基因识别和基因注释方面,在国内外开创了独具特色的DNA序列分析的Z曲线理论。另外,在重点研究模式生物酵母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及功能

应用方向:生物信息学 细胞分子生物学 生物分离技术 代谢工程 生物制药 现代中药工程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2004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管部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依托单位是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室主任曹务春研究员,副主任杨瑞馥研究员、祝庆余研究员、曹诚研究员。 实验室以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为研究方向,以国家生

测试服务:病毒检验

应用方向:病原 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检验

中国农业大学分子免疫学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分子免疫学实验室 动物分子免疫学实验室于2003年5月创建成立。实验室致力于研究抗原提呈和免疫激活和抑制机理,并对核酸疫苗及基因工程疫苗存在的免疫原性差等问题,利用基因改造、增强和调节等技术方法进行基础性的研究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性实践,从而完善提高新型疫苗的免疫效率;建立新佐剂

应用方向:分子免疫学 免疫学 疫苗 病毒疫苗 蛋白质疫苗 病毒 病毒分子生物学

中山大学基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基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2000年8月正式成立,是在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和"植物基因工程国家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的。现任实验室主任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屈良鹄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孔祥复教授。 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43人,其中在编

应用方向:遗传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 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农学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