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国家研究室

生态与农业研究室

    生态与农业研究室是由原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沙漠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在1999年通过整合成立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后,组建的以生态、农业、生物和工程研究及应用为主的现代化综合性研究室。研究室现有三个野外台站:1)沙坡头沙漠试验

应用方向:有关脆弱生态环境保护 沙漠化综合整治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 全球变化中的碳氮循环 极端环境下的生物学过程和抗性机制

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室

    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室(Laboratory of Plant Developmental Biology)于2004年8月15日成立。主要利用正反向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等手段研究水稻等植物花(花序)器官、花药和花粉形成和发生的分子机制。分为

测试服务:植物发育生物学

应用方向:生物学

微纳器件与系统研究室

         微纳器件与系统研究室主要从事新型微纳电子器件及其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微纳新器件材料及结构、微纳制造工艺技术、电路与系统,以及相关新概念与新原理等。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微电子机械系

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室

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室建于1991年,于1996年进行开放.本实验室以雪冰和其他寒区介质为研究对象,从事全球变化、寒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1999-2003年间发表论文360余篇,其中SCI论文107篇;出版专著8部.高亚洲浅冰芯与气候环境变化研究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中国天山公路风吹雪

测试服务:监测、研究气候环境信息在冰冻圈中储存的过程和机理 揭示冰冻圈过程与气候变化规律 重建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环境变化序列 研究和预测气候环境和冰川变化趋势以及资源环境生态效应

应用方向:冰芯气候环境记录 冰冻圈与大气相互作用过程 冰川变化与水资源 寒区环境与全球变化

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研究室

        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研究室主要研究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和测试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包括系统芯片(SoC, System on Chip)设计所涉及的理论、算法、电路、方法学、体系结构等。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研究室是教育

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药研究室

主要研究方向:1. 中药成分的血清药物化学;2.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及生物转化;3. 中药复方研究与新药新剂型研究;4. 生药品质评价

固体器件与集成技术研究室

  固体器件与集成技术研究室(简称集成室)主要侧重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硅基微纳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的研究。研究室前身是集成电路工艺研究室,建有全国大专院校唯一的5英寸深亚微米集成电路开发与工业性试验线,拥有包括外延、光刻、刻蚀、离子注入、氧化扩散、薄膜溅射及WAT测试等多台大型设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