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 commun

清华大学分析中心

清华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在1926年化学系成立之初就作为重点发展的“专门方向”之一。 1952年院系调整使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发展一度中断,但是分析化学教学一直得到保持和延续。1972年在国内较早建立了分析中心,1978年始恢复招收“物理化学与仪器分析”专业的

应用方向:色谱分析 微流控分析 电分析 光谱及波谱分析 材料与表面分析 药物分析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

蛋白质组学开放平台 本平台由军事医学科学院投巨资建设, 负责人为: 张学敏, 何 昆, 杨松成。本平台也得到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科委大力资助。投入千万余元引进超高性能混合型串联傅立叶变换回旋共振质谱[NanoLC-Q-FT-ICR-MS]。 1. 基本情况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应用方向:蛋白质组学 proteome

大连理工大学太阳能电池与太阳能制氢研究组

2001年9月作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立成教授在大连理工大学成功组建了一支由长江学者、教授、副教授、讲师、工程师组成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团队成员专业涉及领域比较广,知识结构互补。同时,孙立成教授将“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制氢”这一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方向引入到国内,并及时、准

应用方向:太阳能 精细化工 光敏剂 电池

东华理工大学现代质谱实验室

       东华理工大学现代质谱实验室(江西·南昌)主要从事现代质谱学和光谱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研究、仪器关键部件研制和新技术应用开发等。实验室面积1600m2,仪器设备2000多万元。近年来,实验室在复杂基体

测试服务:药品

应用方向:质谱 质谱成像 质谱研发

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于2004年批准了在东北师范大学立项建设“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申请。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经教育部组织专家验收与2006年正式挂牌成立。 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科领域为无机化学,以多酸材料研究为特色,以丰产元素多酸合成化学、多酸药物化学、多酸型功能材料与催化、

应用方向:多酸合成化学 多酸药物化学 多酸功能材料 多酸的理论研究

南京大学功能纳米材料与生物医用材料实验室

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功能纳米材料与生物医用材料实验室本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纳米生物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低维纳米材料及复合结构的设计、制备、性质研究和应用探索等。涉及纳米材料(包括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管和纳米带)及纳米孔材料的控制合成、排列组装、机理探索以及性能研究和应用;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

应用方向:纳米材料 高分子材料 催化剂 抗肿瘤药物

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OSSO重点实验室、OSSO State Key Lab.)系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国家重点学科发展子项目。1989年11月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2年7月开始边建设边开放。1995年7月通过国 家验收,正式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分别于1999年9月、20

应用方向:环境友好的催化反应体系 功能材料 清洁催化

严秀平教授课题组

  本课题组主要从事先进材料和联用技术在环境分析、生物分析和食品安全分析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提出了基于金属有机骨架和共价有机骨架的分离分析、掺杂量子点和长余辉发光纳米材料的免激发传感/成像以及毛细管电泳与原子吸收/原子荧光/等离子体质谱联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及相关机理,并应用于环境、生命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1987年经科技部批准成立的“稀土化学与物理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整合相关研究力量和相关资源组建的。实验室是科技部于2007年批准筹建的2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并于2010年初通过验收,正式步入国家重点实验的行

应用方向:稀土理论 稀土功能材料 稀土分离 稀土生物学

邹鹏教授课题组

  邹鹏博士,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化学生物学               学术简历: 2015- PI,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2015- PI,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 2015- PI

何良年教授课题组

何良年 教授 1983年毕业于汉江师范学院,1988年和1993年先后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6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3年分别在武汉大学、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神经化学与生物物理有机化学实验室

  杨池明   杨池明教授本科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化学系(1979-83),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生(1983-86),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生(1987-92),多伦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后和研究助理(1993-99)。清华大学(19

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谱学分析与仪器”为核心,深入开展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的系统研究,建立和发展分析科学特别是谱学分析的新原理和新方法体系,催生新仪器的研发和新技术的集成,并为新技术新仪器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进而解决与生命、环境、材料及能源等国家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