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生物化学技术> 化学生物学实验技术>固醇类

固醇类

关键词: 固醇类来源: 互联网

  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又称类固醇,属脂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生物界。动物中主要有胆固醇、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其中又以胆固醇最为重要,它是后二类化合物的前身物。胆固醇分子的一端有羟基,为极性头(亲水);分子的另一端有烃链和环戊烷多氢菲环状结构,为非极性尾(疏水),故与磷脂同属极性脂类。胆固醇及与长链脂肪酸生成的胆固醇酯是动物血浆蛋白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植物细胞则含有其他固醇如豆固醇,后者与胆固醇结构的不同在于 C22 -C23 之间有一双键,胆固醇可转变成类固醇激素(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胆汁酸。胆汁酸是肝脏产生的一种类固醇酸,能降低表面张力,促使脂肪乳化,以帮助肠中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胆汁酸有好几种,其中最重要的是胆酸,在肝中其侧链通过肽键与甘氨酸或牛磺酸( H2 NCH2 CH2 SO3 H)结合,分别生成甘氨胆酸或牛磺胆酸。人类皮肤下面的 7-去氢胆固醇也是由胆固醇转变的。这种化合物,经紫外光照射后可转变成维生素 D3 ,所以只要多晒太阳,可以不必摄入维生素 D。动物可从乙酰辅酶 A合成胆固醇,也可从动物性食物中摄入胆固醇作为生物合成的补充,但食入的胆固醇不能被人类、杂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很好地吸收。正常人血浆胆固醇总量为每 100毫升 150~ 250毫克,如长期增高,可能诱发胆结石,也是动脉硬化症的致病因素。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