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微生物学技术> 实验基础>空肠弯曲菌(c.jejuni)

空肠弯曲菌(c.jejuni)

关键词: 空肠 弯曲菌来源: 互联网

空肠弯曲菌( c.jejuni )菌体轻度弯曲似逗点状,长 1.5 ~ 5 μ m, 宽 0.2 ~ 0.8 μ m 。菌体一端或两端有鞭毛,运动活泼,在暗视野镜下观察似飞蝇。有荚膜,不形成芽胞。微需氧菌,在含 2.5 ~ 5% 氧和 10%co2 的环境中生长最好。最适温度为 37 ~ 42 ℃。在正常大气或无氧环境中均不能生长。本菌在普通培养基上难以生长,在凝固血清和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 36 小时可见无色半透明毛玻璃样小菌落,单个菌落呈中心凸起,周边不规则,无溶血现象。空肠弯曲生化反应不活泼,不发酵糖类,不分解尿素,靛基质阴性。可还原硝酸盐,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为阳性。能产生微量或不产生硫化氢,甲基红和 vp 试验阴性,枸椽酸盐培养基中不生长。

 

空肠弯曲菌抵抗力不强,易被干燥、直射日光及弱消毒剂所杀灭, 56 ℃ 5 分钟可被杀死。对红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敏感。近年发现了不少耐药菌株。

 

空肠弯曲菌抗原构造与肠道杆菌一样具有 o 、 h 和 k 抗原。根据 o 抗原,可把空肠弯曲菌分成 45 个以上血清型,第 11 、 12 和 18 血清型最为常见。空肠弯曲菌是多种动物如牛、羊、狗及禽类的正常寄居菌。在它们的生殖道或肠道有大量细菌,故可通过分娩或排泄物污染食物和饮水。从群普遍易感, 5 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最高,夏秋季多见。苍蝇亦起重要的媒介作用。亦可经接触感染。感染的产妇可在分娩时传染给胎儿。

 

空肠弯曲菌有内毒素能侵袭小肠和大肠粘膜引起急性肠炎,亦可引起腹泻的暴发流行或集体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 3 ~ 5 天,对人的致病部位是空肠、回肠及结肠。主要症状为腹泻和腹痛,有时发热,偶有呕吐和脱水。细菌有时可通过肠粘膜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和其他脏器感染,如脑膜炎、关节炎、肾盂肾炎等。孕妇感染本菌可导致流产,早产,而且可使新生儿受染。感染后能产生特异性血清抗体,可增强吞噬细胞功能。目前尚未测得肠道局部 slga 抗体。空肠弯曲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常用红霉素、四环素治疗。

 

 

 

 

 

 

 

分离培养

 

取服用抗生素前的腹泻粪便或宫颈粘液等, 3 小时之内接种于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平板培养(以布氏菌分离琼脂培养基为基础再加 10% 羊血,另外每升加入万古霉素 10mg, 多粘菌素 b2500iu , amphoterin 13mg,cephalocin 15mg ),然后放玻璃缸内(内含 85%n2 , 10%co2 , 5%o2 ),置 42 ℃孵箱内培养 48 小时,挑选可疑菌落,再用生化反应和血清凝集试验作出最后鉴定。

 

 

 

 

血清学检查

 

发病一周后,血清内可出现抗体,主要为 lgm ,可用间接血凝试验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检测特异性抗体效价,正常人或带菌者血清效价可达 1 : 2 ~ 1 : 8 ,急性期病人抗体效价可达 1 : 8 ~ 1 : 32 ,恢复期可达 1 : 80 ~ 1 : 320 以上。由于血清抗体效价不高,须采取双份血清检测,以效价增高 4 倍作为诊断依据。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