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免疫学技术> 抗体抗原实验>以蛋白分子为靶目标噬菌体肽的鉴定

以蛋白分子为靶目标噬菌体肽的鉴定

关键词: 蛋白 噬菌体 鉴定来源: 互联网

以蛋白分子为靶目标噬菌体肽的鉴定       (1)ELISA 鉴定:用牙签轻触筛选到的并单克隆化的含噬菌体单菌落,将其投入已放有1m1 B-Kanl00-Tet40液体培养基的15ml试管中,37℃震荡(270r/rain)培养24h。离心除去菌体,得到上清液,即单克隆的噬菌体,可直接用于鉴定。将单克隆抗体用CBS稀释成一定浓度,以100ul/孔包被96孔酶标板,于4℃下包被过夜(或37℃孵育2 h)。加入200ul/孔洗板液(PBST05)静置5min,甩去洗板液,重复洗5次,以下的洗板操作都与此相同。加入封阻液(PBST05-1%BSA)200ul,于37℃孵育1h。加入洗板液(PBST05),洗板5次。在酶标板中分别加入上述扩增的单克隆化噬菌体上清液,每种噬菌体作复孔,并用无关噬菌体扩增后的上清液作为阴性对照,37℃孵育lh。加入洗板液(PBST05),洗板5次。将酶标兔抗噬菌体M13抗体用封阻液(PBST05)%BSA)稀释至工作浓度,分别加入酶标板中,100ul/孔,于37℃孵育1h。加入洗板液(PBST05),洗板5次。每孔加入新鲜配制的邻苯二胺(OPD)底物显色液,100ul/孔,于37℃孵育至出现明显的颜色反应。最后每孔加入50ul酶终止液以终止反应,用酶标仪测定每孔的A490值,选择A49。值比阴性对照高出5倍的噬菌体克隆作为阳性噬菌体。       (2)竞争ELISA方法鉴定:反应最适浓度的测定采用倍比稀释McAb、单克隆噬菌体上清液,用棋盘滴定法得到抗原与抗体呈线性关系的浓度范围,可以取线性关系中点处的(也可取A490值为l时的)相对应抗原―抗体浓度作为反应最适浓度。用这个最适的抗原―抗体浓度进行反应后,其A490值应是固定值。用最适浓度的抗体包被96孔酶标板,如上述ELISA洗板、封阻。每孔加入2×最适浓度的单克隆噬菌体上清液50ul和系列倍比稀释的天然抗原50ul,设阳性对照孔为加入2X最适浓度的单克隆噬菌体上清液50ul和50ulPBS,37℃孵育1h,洗板。加入酶标兔抗噬菌体M13抗体,37℃孵育1h,洗板。显色后测定A49。值,与阳性孔比较以A49。值下降50%或50%以上的为目标噬菌体。       (3)用点印迹方法鉴定:将目标噬菌体用点样器点在硝酸纤维素膜(NC)纸上,待第一次样品变干后重复点样2~3次。将NC纸转入已放有1%BSA―PBST的热封口袋中,37℃慢摇孵育1h,进行封阻。将NC纸放人TBS中漂洗3次,3min/次,依次将NC纸与一定浓度的McAb和酶标羊抗鼠抗体进行孵育。将漂洗过的NC纸转入DAB底物显色液中,等到出现明显的条带后将NC纸取出,用清水稍加漂洗自然干燥后保存。       (4)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将目标噬菌体依照上述噬菌体的扩增与纯化的方法大量制备,采用12%胶浓度进行SDS―PAGE,上样量为10ul/孔,恒压120V、l.5h。将电泳好的一块凝胶进行染色,以显示噬菌体的电泳全条带,然后将电泳好的另一块凝胶转入电转移缓冲液中平衡20rain。最后采用NC纸、恒压100V、50min进行电转移。电转后将凝胶进行染色处理,NC纸放人丽春红S染液中染色5min,以观察蛋白质条带转移的情况。如果转移得比较好,将NC按照操作方法进行显色。按照上述方法用兔抗M13血清显示噬菌体蛋白质全条带。       (5)对目标噬菌体进行DNA序列测序:噬菌体单克隆扩增后,提取噬菌体单链DNA由专门公司测定。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