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血液粘度计的分类

2020.1.09

血液粘度计按流场特征分为毛细管粘度计和旋转式粘度计。

1 旋转式粘度仪:由两个同心的表面构成,其中一个可旋转。两个表面多为同轴圆筒式或为锥板式。这两种粘度仪设计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以牛顿粘性定律为理论依据。

(1)锥板式旋转粘度仪:锥板式旋转粘度仪亦称圆锥-平板式旋转粘度仪、主要部件为一大顶角的圆锥体和一平板,锥板粘度计只要求锥与板有相对运动,若下面的板旋转称为下旋转式,若上面的锥旋转,则称为上旋转式。

锥板式旋转粘度仪,有较宽的剪切率范围,符合国际 ICSH 要求,能提供不同的剪切率。在被测液所充满的间隙中,各部分的剪切率基本一致,血液标本处于接近于恒定剪切率或恒定剪切应力作用下的单纯定长流动,各流层上的剪切率是相等的,均匀的,可以自由的选择剪切率,测出在不同剪切率下相应的表观粘度值,这样就可以作出血样的粘度随剪切率变化的曲线,故锥一板式粘度仪,是测定非牛顿流体比较理想的设备。锥板式粘度仪,是水银毛细管式粘度仪更新换代的产品。

(2)同轴圆筒式旋转粘度仪: 

同轴圆筒式粘度仪,即悬丝式粘度仪,是Merrill及其同事研制的。由内外两筒组成,驱动马达带动外筒产生一个加速自由转子的力矩,同时内筒通过被测液体又给筒内转子以阻力矩。此类仪器为无磨擦结构的血液流变仪,此型粘度仪可准确测量剪切率 1S-1 ~ 200S-1 范围的血液粘度,与国际上公认的粘度仪,如瑞士 Low shear30 的测量精度相当,灵敏度高,使用寿命长,它的很多技术来源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导航系统,技术含量高,符合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 ICSH )提出的标准,是一类高科技血液流变检测仪,也是一类有发展前景的设备。

2)电子-压力传感式粘度仪:

是新一代可以自由选择确切的剪切率,可以测量在不同剪切率下粘度值的新型粘度仪。

这类粘度仪在检测血浆时,样本是在封闭环境下,这就从根本上排除了样本与空气界面二次分流和泰勒涡流的形成,使检测结果能客观地反映样本的实际粘度情况。该型仪器,即适用于非牛顿流体测量也适用于牛顿流体的测量。

3)水银毛细管式粘度仪

水银毛细管式粘度仪,分竖直型和可调恒压水平型水银毛细管粘度仪两种。此类粘度仪是我国早期开发的血液粘度仪,早在 70 ~ 80 年代此类仪器曾一度在国内被广泛使用,当时国内多数单位对全血及血浆粘度均用此类水银毛细管粘度仪来测量。这种水银毛细管粘度计所测得的全血粘度,无论是高切或低切粘度都是用血液与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在相同条件下流过的时间之比来计算粘度,称此为比粘度,如全血比粘度或血浆比粘度。

由于流体在水银毛细管粘度仪的横截面上,剪切率或剪切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亦即在水银毛细管式粘度仪各流层上剪切率各不相同,在管中心处剪切率为零,愈近管壁处愈大。对牛顿流体,粘度是常数,与各流层上剪切率不同无关,但对全血这样的非牛顿流体,粘度是随剪切率变化而变化的,在横截面上各处的剪切率不同,则各处的粘度也各不相同,所以用水银毛细管粘度仪测量的全血粘度,只能反映全血在毛细管中平均剪切率下总体的平均粘度而不能给出截面上不同点不同剪切率下的粘度值。

水银毛细管式粘度仪测定流体粘度的理论基础是泊肃叶定律,而泊肃叶定律只适用于牛顿流体,所以用水银毛细管粘度仪所测得的非牛顿流体的粘度实质上也是用泊肃叶定律计算出来的,不可能像在一个剪切率较宽的能测出确切剪切率的粘度仪上所测得的粘度与剪切率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是过去生产的水银毛细管式粘度仪的最大缺陷,显然此缺陷是因泊肃叶定律不适用于非牛顿流体所造成的,这必然使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可见,水银毛细管式粘度仪适宜测量牛顿流体,而不是测量非牛顿流体粘度的理想仪器。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