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首次发布团体标准

2023.10.27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1108.shtm

10月26日,科普中国创作大会暨2023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年会在长沙举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两项团体标准《科普视频评价指标体系》(T/CSWA 001—2023)和《科普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体系》(T/CSWA 002—2023)在会上发布。这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首次发布团体标准,标志着该协会标准建设工作进入新阶段。

653a119ee4b03b5da6d02115.jpg

  ?

会议现场。王昊昊 摄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启动团体标准建设相关工作,制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并成立科普标准委员会;2023年7月启动团体标准立项审查工作,完成了起草、公开征求意见等环节同时通过审查。

近年来,科普视频越来越成为公众获取科技知识的重要渠道。但一些科普视频存在科学性不强、质量不佳、商业内容过多等问题。对此,亟需建立相关标准,以更好规范科普内容的创作与传播,营造良好科普生态。

《科普视频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科普视频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方法与结果判定和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规范。评价方法与结果判定方面,对满足合规性审查的科普视频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及分值表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得分80分及以上为优秀科普视频,得分60分至79分为合格科普视频,60分(不含60分)以下为不合格科普视频。分值权重方面,科普视频的科学性(包括知识要素和数据资料)和大众性(包括通俗性和趣味性)各占30分,技巧性和影响力则各占20分。

《科普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对科普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的基本要求、培训体系框架以及培训目标、培训内容等进行规范。培训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培训内容包括科普政策法规、科普理论、科普实践和科普研究。其中,科普理论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学、传播学理论、科学哲学、自然科学知识等;科普实践活动包括科普创作、科普融媒体传播、科普信息化建设、科普活动开展、科普知识产权相关实践、国际科普交流、科普人员职业发展等。

据介绍,两项标准将成为推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规范科普视频创作及开展科普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参考,为广大科普工作者科普视频创作和相关机构组织开展科普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提供借鉴,也填补了国内中短科普视频评价以及科普人员继续教育标准方面的空白。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