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β-甘露聚糖酶的应用研究

2024.5.11

   β-甘露聚糖酶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豆类、谷类及其副产品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抗营养因子——β-D-甘露聚糖,因不能被单胃动物消化,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β-甘露聚糖酶具有能分解β-D-甘露聚糖,降低消化道内容物黏度;破坏细胞壁的结构,使营养物质能与消化酶充分接触;提高动物内源酶(如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等)的活性;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和提高肠黏膜的完整性等功能。加入β-甘露聚糖酶能分解β-甘露聚糖,使之转化为甘露低聚糖,从而降低β-甘露聚糖的抗营养作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畜禽生长,减轻环境的污染。另外,β-甘露聚糖酶分解β-D-甘露聚糖生成的甘露低聚糖,能吸附病原菌、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增殖,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长期使用可防止沙门氏菌、肉毒杆菌等致病菌的感染、在肠道的繁殖和定植,减少抗生素的添加量。

  β-甘露聚糖酶能降解饲料中的甘露聚糖,不仅消除了甘露聚糖的抗营养作用,同时生成的甘露寡糖在动物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Dvorak的 试验证实,甘露寡糖能提高仔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其原因可能是其提高了仔猪的免疫力,抑制了病原菌在胃肠道的增值。甘露寡糖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能够刺激机体免疫应答,而且与病毒、毒素结合,减缓抗原的吸收,能够调节肠道的菌群,干扰病原菌的定植。近年来关于甘露寡糖吸附霉菌毒素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重视。Trenholm研究发现,甘露寡糖可结合玉米赤霉烯酮,通过物理吸附或直接结合霉菌毒素,且不影响其他饲料成分。

  研究发现,甘露寡糖能够显着提高无菌仔猪血清和肠粘膜中IgA、IgG和IgM的含量及血液中白细胞介素-2的水平,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和小肠原始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小肠内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和促进淋巴细胞释放IFN-γ细胞素。邵良平等报道,甘露寡糖能极显着提高仔猪白细胞分化抗体CD3的水平。

  胃肠道非免疫防御系统主要组成成分为内源微生物群,而内源微生物群又常分为有益微生物群(如双歧杆菌属、真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和有害微生物群(如大肠杆菌属。产气夹膜梭菌属、葡萄球菌属)。研究表明,甘露寡糖能调控动物胃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抑制有害菌对肠道的粘附和定植。维持正常的 消化道环境。 Sisak在日粮中添加0.1%的甘露寡糖,仔鸡盲肠、胴体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分别降低58%和56%。Spring 报道,甘露寡糖能加强猪对沙门氏菌、溶血性大肠杆菌和弯杆菌等感染的免疫应答。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