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 研究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实验中心

    理化科学实验中心(原结构成分分析中心)是中国科学院1979年开始筹建的大型公共服务测试中心,1981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引进了27台大中型理化测试分析仪器(约350万美元),1982年3月第一台仪器安装,1985年底全部安装验收完毕。1990年以后又陆续添置了7台

应用方向:元素分析 结构分析 物相 微结构 微区分析 表面分析 界面分析 电子态 有机分析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测试研究所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测试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技术力量雄厚,于2001年4月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审查认可,具备高水平的无机、有机、环境等分析测试研究开发能力,建立有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ISO/IEC17025),其检验数据在亚太地区、欧洲等已得到互认。其研究与服务领域主要为矿石、精

测试服务:矿石 金属 金属氧化物 合金 环境 土壤 地质 固体废弃物 工业硅 矿山药剂

应用方向:矿产品 冶炼 金属 材料 选矿药剂 环境 地质 医院透析用水 食品 法医鉴定 元素分析

大连化物所生物分离分析新材料与新技术课题组

1809组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为国家色谱研究与分析中心液相色谱组(403组)。2002年,化物所正式组建生物技术部,本组改名为生物分离分析新材料与新技术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分离分析新材料的制备、生物分子微分离分析和结构鉴定、生物质谱为基础的联用技术和方法及其在中药生物指纹谱、蛋白质组学、代谢

应用方向:生物分离 蛋白质组学 proteome 手性分离 多维分离 代谢组学 中药指纹图谱 MALDI 单分子识别

PONY谱尼测试

PONY谱尼测试是服务网络遍及全国的大型综合性检测机构,检测报告得到美国、英国、德国等71个国家和地区互认,具有国际公信力。总部位于中国北京,下设上海、深圳、天津、青岛、武汉、宁波、广州、苏州、香港公司,及健康与环保、贸易符合性、商品质量鉴定、安全保障4个独立事业部,共拥有6个大型实验室基地及众多

应用方向:电子类检测 食品药品检测 环境安全分析 日用消费品检测 水质检测 MSDS评估服务 货物运输条件鉴定

浙江大学药物信息学研究所

满怀重铸浙大药学辉煌的希冀,在潘云鹤校长亲自运筹下,材料与化工学院11名教职员及30名研究生于2002年底成建制调出,重组浙江大学药学院,一个传承和弘扬求是创新文化的团队-浙江大学药物信息学研究所由此诞生。 秉承潘校长重托,本研究所从2003年初成立伊始就创新发力,奋勇拼搏,当年科研经费即达900

应用方向:药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 药物设计 中药现代化 药品质控 仪器研发 制药技术 毒理学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是国家环保部直属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环保部唯一的国家级测试中心,在业务上同时接受国家科技部指导。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的职能是配合国家环保部,着重解决我国环境分析测试领域中的关键性和综合性问题,开发环境分析测试

测试服务:环境 二噁英 室内空气 装饰装修材料 人工气候舱 污染源 石棉纤维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大气颗粒物 环评监测 环境标志认证产品 企业年检 污染事件仲裁监测 水嘴 土壤、底泥、固废 空气和废气 水和废水

应用方向:二噁英 持久性有机物/POPs 大气颗粒物 POPs质谱分析 水体农残分析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05组

大连化物所现设十大研究室,其中,基础研究类2个,重大项目类3个,应用研究类5个;微型仪器课题组(105组)是应用研究类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下属的一个课题组。 105组成立于1963年,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辽宁省科委的支持下,一直承担着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中的应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

应用方向:仪器研发 微型色谱 环境分析 石化分析 食品分析 药物分析 化工产品

大连化物所生物分子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

1808组是在许国旺研究员领导下的、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最具综合实力的课题组之一,前身是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气相色谱组。2001年大连化物所成立生物技术部,定名为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色谱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优势研究领域为应用色谱及相关技术进行石油、化工、食品、轻工、天然产物、基

应用方向:分离方法 代谢组学 生物化工 生物催化 生化网络 活性分子识别 色谱柱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简介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原地质矿产部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其前身是1952年建立的地质部北京实验室。中心现有职工105人,其中科技人员94人,研究员19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3人,并拥有一支由13名具有博士学位、22名硕士学位的中青年科技骨干组成的科研团队

应用方向:同位素分析 地质年龄测定 环境样品 有机污染物 元素分析 水质分析 地质样品 矿物 室内环境 农产品 食品 生物医学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经国家计委和教育部审批立项,原冶金工业部批准,依托于北京科技大学,1991年11月开始筹建,经过四年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于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开始正式运行。1998年通过了受国家计委和国家科技部委托,由教育部负责对世行贷款依托高校所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2

应用方向:新金属结构材料 新金属功能材料 新一代基础金属材料 材料制备新技术新工艺 计算机模拟与辅助设计 能源电站材料与寿命评估

河北师范大学实验中心

河北师大实验中心是河北师大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地方大学项目(1986-1992年)投资组建的学校直属业务单位。学校将贷款引进的大型分析仪器设备和学校原有的一些通用大型设备集中管理,专管共用,实现了大型仪器的校级管理,也实现了物质分析和检测手段的成龙配套。 1994年实验中心通过了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

应用方向:工业分析 环保分析 土壤 轻工 日用品 食品分析 化工 元素分析 结构分析

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分析中心

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分析中心是集研究、分析、检测于一体的专业化机构,于1996年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2001年复审合格,2003年5月获得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2006年1月被确认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食品检测9个一级检测机构之一。 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9名。其中研究员2名,副高级技术职务者8名

应用方向:食品安全 元素分析 阴离子分析 粘合剂 涂料 标准方法 结构分析

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中科院在华南地区唯一的以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为主的综合性化学研发机构。拥有一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队伍,现有职工270人中,专业技术人员215人,占80%,有高级职称的59人,其中研究员13人,博士生导师7人。职工中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科技人员88人,中国

测试服务:物性指标测试 产品剖析 化合物鉴定 元素分析 未知物分析 成分分析 食品 药品 环境检测 金属制品检测 岩石矿物分析 化妆品检测 物理性能测试

应用方向:化工原料 无机分析 有机物 天然产物 聚合物残留 高分子材料 药物分析 环境分析 食品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1981年(原中心实验室),为适应中国科学院三期创新工程建设和海洋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在原基础上于2008年5月进行了重建。分析测试中心主要承担海洋地质、生态环境、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分析检测以及相关研究任务,是中国科学院海

应用方向:海洋 地质 生态 环境 生物技术 水质分析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5年,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是国家首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聂荣臻元帅和我国著名化学家杨石先教授的亲切关怀下,由著名有机化学家陈茹玉院士和农药化学家李正名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创建。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2人,其

应用方向:农药学 元素有机 有机化学 物理有机化学 金属有机化学 有机合成化学 杂原子有机化学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农业部动物营养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基础上立项建设的,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强强联合共建。在农业部历届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并被农业部推荐参加2001年度国家生命科学领域重点实验室评估,取得优良成绩。 实验室在张子仪院士,冯仰廉教授为首的学术带头人

应用方向:动物营养 营养调控 营养代谢 饲料安全 生物学效价评定 环境污染 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免疫 分子营养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世纪70年代即率先在国内开展有毒化学污染物的相关研究和环境监测标准方法体系的建设,在环境分析方法与仪器设备研制、污染分布与演化趋势、污染物形态与环境化学行为以及生态毒理效应等方面完成了大量基础性的系统研究,在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方面做出

应用方向:环境微生物 环境检测 环境毒理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分析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土壤 土壤检测 土壤分析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纳米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

纳米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中央财政、北京市教委的支持下,于2003年与英国卡迪夫大学合作筹建的。纳米高分子光电材料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等特性,在未来军事及高科技领域具有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中心正是瞄准这一国际前沿课题,结合北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开展纳米光电子技术、纳米高分

测试服务:定性分析 定量测试 成分分析 表面形貌 能谱分析 紫外吸收 原子力 材料表征 电镜 拉曼光谱

应用方向:镀膜 纳米 光电 表面改性 太阳电池 单晶 材料 光伏

大连化物所快速分离与检测实验室

  快速分离与检测实验室(简称RSD), 又称102组,  是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的学科带头人李海洋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为首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创新题目组,实验室围绕国家安全、环境监测及生命健康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实验室科学研究方向一: 激光与物质相

应用方向:仪器研发 电子鼻 离子迁移谱 光谱成像 质谱成像 传感器阵列 质谱研发 在线检测

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生物实验室公共平台

    本实验室地处风景秀丽的厦门海滨,依托单位是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三所),具有从事海洋生物资源研究开发的天然优势,也是我国唯一的“中国大洋生物基因研究开发基地”。本实验室原为第三海洋研究所生物工程实验室,由徐洵研究员于1991组建成

应用方向:遗传 生态 海洋 病毒 基因 资源 菌种 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