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二恶英实验室介绍

浙江大学二噁英实验室

二噁英实验室是浙江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依托于浙江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浙江大学从事能源洁净利用过程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PCBs、多溴联苯PBBs、二噁英PCDD/Fs、多溴联苯醚PBDEs和溴代二噁英PBDD/Fs)排

测试服务:二噁英 多氯联苯 多溴联苯醚

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ilicon Materials, Zhejiang University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名高纯硅及硅烷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5年由原国家计委批准投资建设,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是

应用方向:半导体硅材料 半导体材料 硅材料 光电功能材料

浙江大学海洋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由舟山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联合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经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于2010年2月成立,位于浙江省舟山市,为独立法人事业单位。 中心以舟山群岛新区国家级“海洋科技高层次人才集聚、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平台”为战略目

浙江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浙江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建立于1981年,是浙江大学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中首批建成的分析测试中心之一,1998年浙江大学4校合并后组建了新的分析测试中心。中心原拥有各类大型分析仪器和试验装置80余台套,2000年以来,随着学校“985”和“

测试服务:无机物成分与结构分析 有机物成分与结构分析 微区分析 物相分析 环境

应用方向:无机物组成及结构分析 有机物组成及结构分析 微区分析 物相分析 生物分子检测 力学性能 地基基础特性测量 环境监测

浙江大学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浙江大学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共建,2003年11月通过建设计划论证。实验室以水稻资源学研究和分子育种为重点,以水稻种质改良与创新的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和分子育种为主要研究方向,其中水稻环境生物学方向由浙江大学为主建设。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0名,平均年龄41岁,全部具

浙江大学生物质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质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由教育部于2011年12月批准立项建设,2012年4月16日建设计划通过论证,2013年12月10日通过验收。现有实验室总面积约4900平方米,现有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5440万元,科研条件完备,是国内生物质化工领域独具特色的创新研究平台。 实验室集中针对生物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综合性一流院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最近,浙江大学及其医学院和六所附属医院以共建共管共享的模式,成立了以临床与转化研究为中心的转化医学研究院,并配置80个研究人员编制。迄今为止,已从海内外招收20余名教授/研究员,于2014年5月6日正式启用。浙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9年10月,为实现生命科学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推进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浙江大学成立了首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学术特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Life Sciences Institute, 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ldq

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成立于1989年,前身为浙江大学燃烧理论与技术教研室。本研究所是我国高等学校在能源清洁利用与环境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国家重点学科点,国家首批“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

测试服务:热能工程

应用方向:热能工程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浙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1977年在国内率先成立,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2000年教育部最早设立的重点实验室之一,已成为国内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人才的摇篮。经过10余年的发展和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综合水平位居国内前列。实验室立足生物医学工程科学前沿,围绕国家中长期科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1987年被批准建设,1991年建成并开放运行。实验室由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浙江大学四个分室组成。浙江大学分室位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1987年初建时主要依托于浙江大学化工系高分子化工教研室,主要研究方向为聚合反应工程,故早期称化学工

应用方向:化学 化学分析 化学合成 化学计量 合成化学品 有机化学 材料化学 物理化学 生物化学

浙江大学药物信息学研究所

满怀重铸浙大药学辉煌的希冀,在潘云鹤校长亲自运筹下,材料与化工学院11名教职员及30名研究生于2002年底成建制调出,重组浙江大学药学院,一个传承和弘扬求是创新文化的团队-浙江大学药物信息学研究所由此诞生。 秉承潘校长重托,本研究所从2003年初成立伊始就创新发力,奋勇拼搏,当年科研经费即达900

应用方向:药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 药物设计 中药现代化 药品质控 仪器研发 制药技术 毒理学

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

       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其前身是浙江大学低温科研组,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办的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之一,1960年开始培养本科生,1978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及

测试服务:制冷与低温

应用方向:制冷与低温

浙江大学生物纳米工程中心

  本生物纳米工程中心成立于2008年,旨在促进各相关学科在生物纳米工程和纳米药物研究等领域的交叉,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中心现有成员20余名,其中教授10余名,分别来自于浙江大学化工系、药学院、理学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等。目前中心成员已获得多项国家和省基金、国家杰

应用方向:生物纳米工程 生物纳米材料 分子标记 生物传感器 生物芯片 纳米药物 基因治疗 酶催化

浙江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浙江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实验中心”)座落在充满生机的紫金港校区。 实验中心由校、系二级管理,集实验教学与研究、实验室管理于一体,立足于实验教学与研究,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实施实验室管理创新。 实验中心创建于1987年,并于1997年被原国家教委授予 &ld

应用方向:实验教学 实验研究

浙江大学聚变理论与模拟中心

一、背景 能源问题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可控热核聚变能源由于具有资源丰富,不排放温室气体,无放射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理想的未来能源。并且地球上核聚变原料可供人类使用数百亿年,可谓取之不尽,因此核聚变能是解决未来能源的根本出路。目前,磁约束聚变能源研究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

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多相反应工程实验室

  浙江大学化工系多相反应工程实验室始建于1982年,主要从事流态化和气液反应器两个学科方向的化学工程研究与开发,创始人为我国著名化学工程学家陈甘棠教授。1990年后流态化实验室与聚烯烃课题组合并,专门从事烯烃聚合和先进测量技术方面的研发工作。1998年气液相反应器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强化,

应用方向:烯烃聚合 液相反应器 过程系统工程 新型化纤材料和产品开发 多相反应器研究

浙江大学沃森基因组科学研究院

浙江大学沃森基因组研究院(WIGS)是由浙江大学与杭州华大基因联合创办的国际性科研与教育研究机构,目前由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管理。该研究院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创立者、人类基因组计划首任负责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詹姆斯·沃森(James D. Watson)名字命名,并由沃森亲自题

浙江大学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12月被批准立项建设,并于2008年5月通过教育部验收。2009年2月,教育部正式任命郑强教授为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明院士为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2013年9月,重点实验室通过第一轮评

浙江大学机械电子控制工程研究所

浙江大学机械电子控制工程研究所是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单位,建有机械电子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路甬祥院士为研究所学术领导人,王庆丰教授为研究所所长。 研究所起源于1958年成立的浙江大学水力机械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