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 重点实验室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是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建设的第二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开始可行性论证,1989年得到国家计委确认,1991年启动建设,1995年5月通过国家教委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2003年和2008年两次以良好成绩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评估。 实验室

应用方向:计算力学与工程科学 结构优化设计 大规模计算工程软件 复杂环境下重大工程和工业装备结构的试验、分析与评价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梯度复合技术与新材料研究室

梯度复合技术与新材料研究室(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Lab),是以功能梯度材料及其复合技术为主、涵盖先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先进薄膜材料及其沉积技术的一支研究团队。研究室主任是全国教学名师、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张联

应用方向:功能梯度材料 复合材料 薄膜材料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属于新材料领域, 1987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建于武汉理工大学,1990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对外开放。主管部门为国家科技部,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科院院士王占国研究员,实验室主任为张清杰教授。 实验室的总体目标和定位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和国

应用方向:新材料 能源转换材料 纳米材料 纳米复合生物材料 功能材料

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Nation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Advanced Steel Technology, NERCAST)是以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上海大学、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辽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冶高科技集

测试服务:钢铁材料

应用方向:钢铁材料

东北大学软件架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软件架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筹建于2009年10月, 2010年8月科技部授牌,2015年12月通过科技部专家组建设验收。实验室位于沈阳东软软件园(Neusoft Park)内,是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在软件架构方向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国家第二批依托企业设立的国家重点

东北大学医学影像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医学影像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9年1月由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教技函【2008】169号),同年9月通过教育部科技司组织的实验室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教技司【2009】329号)。本实验室依托于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生物医学工

吉林大学应用地球物理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刘财,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二级教授,唐敖庆特聘教授,吉林省高级专家,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 享受国务院津贴,吉林省首届长白山学者,吉林省第七批教学名师,吉林省首届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第四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现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简称MEU)于2008年5月由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同年6月通过教育部科技司组织的实验室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进入培育和试运行阶段,2013年1月通过专家建设论证。本实验室依托于东北大学冶金工程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和热能工程辽宁省重

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联合)

          “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于 2002年 11 月 11 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由东北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共同建设。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RAL,前身是建于1950年代的东北工学院轧钢实验室,在老一代学长们的艰苦努力下,稳步发展,实力渐强。1989年得到世界银行的支持,踏上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之路。1995年通过

辽宁省太阳能光伏系统重点实验

辽宁省太阳能光伏系统重点实验室是2008年底经辽宁省科技厅批准建立的光伏领域省级专业实验室,依托于大连理工大学能源研究院和材料学院,是中国冶金法太阳能多晶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理事单位,大连市光伏产业创新联盟的秘书长单位。 实验室主任谭毅教授是光伏领域专家,中国冶金法太阳能多晶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

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1999年由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其核心机构始建于1958年,1963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84年设立机械学博士点,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建成润滑理论及轴承转子系统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成为教育部现代设计与转子轴承系统重点实验室,先后在200

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称EPM),2000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前身是1999年初与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共建的“宝钢-东大材料电磁过程联合研究中心” 。2002年6月,经辽宁省科技厅批准成为“辽

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Key Laboratory for Anisotropy and Texture of Materials, Ministry of Education       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5年12月由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

厦门市高性能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

厦门市高性能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获批建立,并于当年12月获得验收通过,实验室主任为刘兴军教授。实验室以厦门大学材料学院为依托,结合地方经济需要,面向厦门市、福建省及周边省市,重点开展了新型核/壳结构粉体、纳米结构组装材料与低维功能材料、无铅焊接材料、新型助焊剂及焊膏等的制备和开发,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