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福建省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化学生物学”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一个以化学和生命科学交叉、融合为基础的崭新学科领域。它的发展不仅将对相关学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将对医药、农药等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应用前景的领域之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2003年厦大化学化工学院设立化学生物学本科招生专业

应用方向:化学生物学 天然活性物质 药物化学 生物信息学 分子识别 疾病诊断

电化学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电化学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于2006年8月由教育部批准建立, 并于2010年6月13日通过教育部验收。中心依托于厦门大学、国家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同时得到了福建省科技厅和厦门市委

应用方向:金属表面处理技术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研发 电化学仪器研发 锂离子电池 环保型电镀

厦门大学醇醚酯国家工程实验室

    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08年6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10月12日在深圳高交会正式授牌。实验室依托厦门大学,项目总投资为5000万元,其中国家发改委资助1200万元,厦门市地方配套1600万元,厦门大

应用方向:催化材料 水煤气变换 甲醇低碳醇合成 绿色催化剂

福建省高校无机化学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于1991年在化学系的基础上建立。张乾二院士、万惠霖院士、黄培强教授曾先后担任学院院长。      学院现设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化学生物学系共3个系。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

福建省高校化石能源化学与化工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于1991年在化学系的基础上建立。张乾二院士、万惠霖院士、黄培强教授曾先后担任学院院长。      学院现设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化学生物学系共3个系。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

厦门大学分子诊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分子诊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公益性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开放性研究开发平台。中心涉及到生物学,化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等多个学科,具备突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及产业转化能力。“中心”所依托的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学部,是厦门大学整合全校生物医学研究力

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谱学分析与仪器”为核心,深入开展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的系统研究,建立和发展分析科学特别是谱学分析的新原理和新方法体系,催生新仪器的研发和新技术的集成,并为新技术新仪器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进而解决与生命、环境、材料及能源等国家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