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分析中心

清华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在1926年化学系成立之初就作为重点发展的“专门方向”之一。 1952年院系调整使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发展一度中断,但是分析化学教学一直得到保持和延续。1972年在国内较早建立了分析中心,1978年始恢复招收“物理化学与仪器分析”专业的

应用方向:色谱分析 微流控分析 电分析 光谱及波谱分析 材料与表面分析 药物分析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严秀平课题组

个人简况:           严秀平,男,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析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62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市,1981年毕业于浙江台州师专(现为台州学院)化学

应用方向:环境分析 联用技术 生物无机 先进材料 金属组学 原子光谱 化学生物学 分子探针 分子印迹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化工程(Biochemical Engineering)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涉及规模化制备生物产品过程的理论和应用基础,是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 1988年,在我国生物学家和化学工程学家的联合建议与支持下,国家计委批准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原化冶所)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筹建生化工程国家重

测试服务:蛋白分离纯化 层析柱 层析填料

应用方向:生化工程 蛋白分离纯化 生物能源 生物医药 生物转化 生物化学过程 生物质工程 仪器研发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5年,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是国家首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聂荣臻元帅和我国著名化学家杨石先教授的亲切关怀下,由著名有机化学家陈茹玉院士和农药化学家李正名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创建。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2人,其

应用方向:农药学 元素有机 有机化学 物理有机化学 金属有机化学 有机合成化学 杂原子有机化学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为发挥中国科技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和多年来形成的学科交叉的良好传统与氛围,增强创新能力,2001年10月,学校决定对中科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若干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组)、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的原子分子物理实验室、理化分析实验室和低温强磁场

应用方向:原子分子科学 低维物理与化学 量子物理 量子信息 微尺度 生物信息学 材料 纳米 生物大分子 Bio-X 计算科学

湖南农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是“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提供高质量服务、进行高水平科研、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公共综合平台,中心的宗旨是为全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促进大型仪器的开发利用与资源共享,同时面向社会,为技术创新、合作研发及经济发展作出

应用方向:定性定量分析 基因表达谱分析 超微结构特征分析 结构分析 多态性分析

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纳米仿生传感器实验室

仿生感知与控制研究中心概况 仿生感知与控制是我所仿生感知与智能学科的两大研究方向之一。本中心面向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以仿生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力学、材料科学、信息论等理论为指导,以微纳米技术、传感技术、人机接触交互与遥操作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网络控制技术为手段,研究和研制一些

应用方向:仿生纳米传感器 化学与生物纳米传感器 真空微电子传感器件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作为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的一个子项目,由世界银行贷款120万美元,国内配套362万元人民币投资建设的。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并开始正式运行和对外开放。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俞俊棠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曲音波

应用方向:生物质转化 资源微生物利用 食品发酵 生物发酵 分子生物学 生化工程技术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由原国家计委批准组建的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1985年11月筹建,1987年12月通过验收并向国内外开放。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9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跨世

应用方向:生物大分子 天然药物 中药及天然药物提取 新药研发 分子药理学 核酸化学及核酸药物 糖类药物 海洋药物

药用植物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

药用植物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Key Laboratory of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and Natural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

应用方向:药用植物 分子药理学 中药材 活性 天然药物

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发展历程 1956年,上海第二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组在章德馨副教授的领导下建立,并得到初步发展。1977-1989年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王振义教授(1992年任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教研室主任,致力于动脉粥样硬化和止血与血栓的研究,取得系列成果,如在国内首先提

应用方向:肿瘤细胞 干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云南大学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

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 云南大学“教育部微生物资源开放研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8月批准建立的,由云南大学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承担建设。“微生物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华北制药集团与云南大学省委生物研究所联合、2004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建立的,在我

应用方向: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检测 微生物 微生物检验 环境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检验 病原微生物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概况 华中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建设的国家重点大学,在逾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铸就了“团结、勤俭、求是、奋进”的优良校风,确立了“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

应用方向:食品微生物 食品化学 食品工程 食品工艺 食品安全 食品发酵 动物性食品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 近十年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新药研究进入了一个革命性变化的新时期。一些新兴学科越来越多地渗入到新药的发现和前期研究中。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发展,人类基因组测序己经完成,理论和结构生物学、信息和计算机科学与药学研究的交叉、渗透

应用方向:药物设计 生物信息学 分子生物学 化学生物学 中药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1月,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之一,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序列单位。现有职工481人,创新编制264名,研究员61人,博士导师59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项)和中科院/国

应用方向:热带海洋环境动力过程研究 边缘海地质与古环境研究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海洋工程环境调查与评价

中国科学院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是1999年由原上海昆虫研究所与原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整合而成。整合之前的上海昆虫研究所其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上海应用昆虫研究所,隶属于中国科学院,1962年更名为华东昆虫研究所,1977年更名为上海昆虫研究所。

应用方向:昆虫基因组 基因组学 昆虫分子遗传 遗传 进化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学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北京大学化学系结构化学开放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动态结构实验室的基础上, 于1987年3月通过专家论证,经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成立的。实验室于1991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科学院与高等学校联合建立的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实验室的科学研究方

应用方向:结构生物学 结构化学 生物化学 单分子检测

江苏省肿瘤发生与干预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肿瘤发生与干预重点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省肿瘤发生与干预重点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于2007年10月通过了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论证,并正式被批准列入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 本实验室从事抗肿瘤药物研究十多年,在抗肿瘤药物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抗肿瘤天然产物分离、提取,结构修饰,新化合物

应用方向:抗肿瘤药物 肿瘤 肿瘤药效学 肿瘤诊断与治疗 肿瘤细胞 抗肿瘤新药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成立于1954年,由东北林业研究所筹备处、东北土壤研究所筹备处、中国科学院长春综合研究所农产化学研究室土壤微生物部分合并组成,是以林业、土壤、植物、微生物与环境科学为基础的生物学、地学研究所;1987年更改为

应用方向:生态 生态功能与修复 生态学 生态环境 土壤生态 森林生态 农业环境 土壤环境 环境土壤学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教育部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和卫生部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四位一体,同时也是教育部评定的国家级神经生物学重点学科。 本所(系)集科研、教学于一体。现有教职员工1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实验技术人员7人。担负着研

应用方向:药物依赖 神经系统 胶质细胞 分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