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为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实验室,是由我国著名电子学家韦钰院士于1985年创立,1992年由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授名为“吴健雄实验室”,同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开放实验室,1999年升格为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应用方向: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生物信息学 生物传感器 生物芯片 纳米器件 分子器件 单分子检测 单细胞检测

华南师范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

华南师范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 华南师范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简称“材料所”)是专门从事光电子材料的MOCVD生长、性能分析、器件制备及应用的研究机构,是以刘颂豪院士、范广涵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在原来MOCVD实验室的基础上于2002年8月成立的。现任所长为梅霆教授。

应用方向:光电 光电材料 光电子材料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依托物理生物学研究室,是在中国科学院三期创新的背景下面向国际学科发展新趋势,由其前身纳米生物学研究室及所内相关研究人员有机组合而成。物理生物学是正在形成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体现了21世纪新兴学科的特点:综合与交叉,旨在将生命科学建立在定量的物理学基础之

测试服务:物理生物学

应用方向:物理生物学

西安交大多功能材料与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近年来,“功能材料高性能化,结构材料多功能化”成为新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大多数国防军工用器件服役条件苛刻,要求材料具有多种性能。多学科交叉、技术的集成和快速响应已经成为军工产品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在多学科综合性院校组建国防实验室,实现结构/功能一体

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光子学是研究作为信息和能量载体的光子行为及其应用的科学。在理论上,它主要研究光子的量子特性及其在与物质(包括与分子、原子、电子以及光子)的相互作用中出现的各类效应及其规律;在应用方面,它主要研究光子的产生、运动、传输、控制以及探测规律等。运用光子学原理和技术,为医学、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中的问题提

北京大学信科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室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室成立于1958年,是以科研为主的实验室。20世纪70年代,该实验室曾研制成功一系列微波管和我国第一个返波管,为我国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的学科发展、理论建设和应用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实验室有3位教授(包括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位研究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