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分析实验室

清华大学分析中心

清华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在1926年化学系成立之初就作为重点发展的“专门方向”之一。 1952年院系调整使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发展一度中断,但是分析化学教学一直得到保持和延续。1972年在国内较早建立了分析中心,1978年始恢复招收“物理化学与仪器分析”专业的

应用方向:色谱分析 微流控分析 电分析 光谱及波谱分析 材料与表面分析 药物分析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是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1994年正式批准成立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建有国家层面的现代化大型技术平台,包括新药研发、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医学分析、食品和环境卫生分析等体系。中心已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可提供权威

应用方向:新药研发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生物医学 食品 环境卫生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生物质谱实验室

本实验室以生物质谱技术为基础,主要研究方向为蛋白质组学,包括蛋白质的表达、定量、翻译后修饰等方法学及应用研究。特别是我研究室在承担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HLPP)表达谱和修饰谱项目中,运用并发展了多种以串联质谱为基础的分析鉴定技术,在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

测试服务:同位素标记差异蛋白定量分析 简单多肽蛋白及生物工程制品分析 SDS-PAGE凝胶电泳结合LTQ质谱分析 针对2D胶粒的MALDI-TOF/TOF质谱鉴定 2D双向凝胶电泳结合MALDI质谱分析 DIGE荧光差异凝胶电泳结合MALDI质谱分析 LC-MS质谱用C18纳喷柱 药物代谢动力学外包技术服务

应用方向:proteome 蛋白质组学 生物质谱 蛋白质/多肽分析 生物工程 药物分析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

蛋白质组学开放平台 本平台由军事医学科学院投巨资建设, 负责人为: 张学敏, 何 昆, 杨松成。本平台也得到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科委大力资助。投入千万余元引进超高性能混合型串联傅立叶变换回旋共振质谱[NanoLC-Q-FT-ICR-MS]。 1. 基本情况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应用方向:蛋白质组学 proteome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主要由原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的无机室、有机室、物化室组建而成,主要从事化学计量和标准物质研究,保证化学分析测量量值准确一致。同时致力于: 建立与国际等效一致的化学计量基标准平台,研制基标准物质;

应用方向:标准物质 分析方法学 国际比对 化学计量 基准物质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2004年3月,是院级大型仪器科学研究的平台。满足本院及校内师生的科研测试要求的同时,中心也对国内外的各科研单位和公司研发机构开放,提供部分物质结构、成分与物性的分析测试服务。 天津大学化工学科体系完整,传统优势领域实力雄厚,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在

应用方向: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脂组学 中药指纹图谱 蛋白和核酸构象 分子设计 高分子 粒径分布

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分析测试平台-瀚盟生物分析测试中心

瀚盟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由上海晨兴晨山公司受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EDA泰达)委托独资成立。瀚盟分析测试中心的宗旨就是提升区域产业服务能力,营造创业环境,降低中小企业创业风险。 实验室面积2800平方米,截止到2011年1

测试服务:体内药物动力学 代谢组学研究 双向凝胶电泳 差异双向凝胶电泳 制剂处方工艺研究 热重分析 小动物成像 体外药物代谢 代谢产物鉴定 天然药物测试 生物等效性研究 蛋白质全序列分析 蛋白质鉴定 生物标志物 磷酸化位点鉴定 蛋白质修饰 化药理化性质检测 有机结构分析 质量研究 化药稳定性研究 元素分析 原子吸收 动态水分分析 荧光分析 氨基酸分析 蛋白纯化 核磁 手性分析

应用方向:药物代谢 蛋白质组学 结构确认 质量研究 手性分析 元素分析 热重分析 荧光分析 氨基酸分析 蛋白质分析 蛋白纯化 小动物成像 酶标 代谢产物 药物测试 生物标志物 生物等效性 第三方测试 动态水分

华大科技质谱平台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华大科技或BGI-Tech),是华大基因旗下的子公司,秉承“科技合作与服务”的产业理念,为您提供生命科学领域内的合作与服务。 基于高通量质谱技术,华大科技致力于建设具有产业规模的蛋白质组研究平台,着力打造先进的科研技术体系、严格的质控要求、

测试服务:胶条鉴定 混合物鉴定 蛋白分子量测定 iTRAQ 多反应监测(MRM)分析 单个蛋白磷酸化鉴定 代谢全谱 蛋白质组与转录组关联分析 目标小分子定量 全谱分析

应用方向:蛋白质组学 定量蛋白质组学 疾病机制研究 蛋白鉴定 蛋白修饰 发育机制 质谱技术 药物研发 关联分析 宏蛋白质组 蛋白磷酸化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并经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国内从事食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仲裁的最高权威机构。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的产品检验范围覆盖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大多数门类,包括焙烤食品、糖果、小食品、冷饮、饮料、儿童食品、罐头食品、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

应用方向:食品检验 食品安全 食品标签 产品保真

兰州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兰州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2003年,中心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大型仪器的资源共享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培养高层次人才,完成高水平科研项目的重要实验基地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化工学院及全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同时面向社会,为甘肃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中心的分析测试技术力量雄厚

应用方向:生物化工 天然产物 石化 化工材料 有机化学 药物化学 淀粉 催化 高分子 精细化工 中药现代化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代毒理学实验室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毒理学实验室于1997年筹建,1998年上半年开始运转,同年9月与中山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建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实验室”, 1999年底中期评估列第一类第二名。1999年10月被评为深圳市第一批医学重点实验室,2004年10月接受深圳市

应用方向:食品添加剂 食品 饮用水 化妆品 医疗器械 毒理学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为发挥中国科技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和多年来形成的学科交叉的良好传统与氛围,增强创新能力,2001年10月,学校决定对中科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若干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组)、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的原子分子物理实验室、理化分析实验室和低温强磁场

应用方向:原子分子科学 低维物理与化学 量子物理 量子信息 微尺度 生物信息学 材料 纳米 生物大分子 Bio-X 计算科学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研究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研究中心的前身是河南农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始建于1984年。1998年,学校成功申请河南省教育厅第一批高校重点实验室,即建制在学校分析测试中心,分析测试中心随更名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农业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利用教育厅投入

应用方向:基因表达 SNP检测 DNA甲基化 杂交 元素分析 粗蛋白 农残 谷物 乳品分析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疾病早期预警研究实验室

本实验室拥有多台大型分析仪器,包括1台9.4T的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1台Voyager DE PRO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2台二维纳升级超高压液相色谱仪;1台一维纳升级超高压液相色谱仪;1套双向电泳系统(可以同时分析6个样本)。 在完成本实验室科研工作及本院科研测试服务后,

应用方向:质谱 蛋白质组 糖蛋白 代谢组学 质谱成像

北京理工大学光谱实验室

光谱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分子光谱实验室成立于2003年,隶属于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实验室拥有Renishaw共聚焦拉曼光谱仪、Nicolet红外光谱仪、VERTEX  80V真空红外光谱仪、Nicolet iN10显微

应用方向:分子光谱 拉曼 红外 电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技术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实验技术中心” 成立于2006年,是学院大型设备共享开放与绩效管理的技术开发与服务平台。在学院实验室建设与专门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负责教学与科研仪器的论证、采购和规划配置以及大型设备的共享开放与绩效管理,为科研和教学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

应用方向:核酸检测 蛋白质分离纯化 细胞与显微分析 生物信息学 分子光谱学 细胞增值与调控 基因工程 蛋白质组学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生物分离分析开放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生物分离分析开放实验室始建于2002年,在“985”工程、“211”工程等支持下,通过整合现有设备资源,依托学校的人才技术优势和企业的专业化实验室管理经验,已经建设成为一个科学研究与学生创新实践相结合的共享实验室服务平台。 目前利用

应用方向:生物分离分析 蛋白质组学 生物材料 医学工程

中国计量科学院生物、能源与环境计量科学和测量技术研究所

生物、能源与环境计量科学和测量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生物、能源与环境领域中所需计量基标准和检测技术与方法的研究,所下设办公室、生物研究室、能源研究室、电磁环境研究室、气体研究室和科学仪器研究室,现有人员63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18人,助理研究员和工程师32人,博士后和博士7人,硕士2

应用方向:生物计量 新能源 计量标准 量值传递 电磁环境 计量测试 气体标准物质 量值溯源 仪器研发

现代色谱分离分析实验室

课题组带头人简介       张祥民,理学博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86.7中国科学院大

应用方向:色谱 蛋白质组 proteome 激光诱导荧光 生物质谱 毛细管电泳 中药 仪器研发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心实验室

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 生命元素组学实验室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心实验室 Central Laborator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Peking University, 全室概况       努力建设一个集服务、科

测试服务:临床检测 有毒物质

应用方向:元素分析 临床检验 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