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生物学实验室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为发挥中国科技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和多年来形成的学科交叉的良好传统与氛围,增强创新能力,2001年10月,学校决定对中科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若干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组)、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的原子分子物理实验室、理化分析实验室和低温强磁场

应用方向:原子分子科学 低维物理与化学 量子物理 量子信息 微尺度 生物信息学 材料 纳米 生物大分子 Bio-X 计算科学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由原国家计委批准组建的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1985年11月筹建,1987年12月通过验收并向国内外开放。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9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跨世

应用方向:生物大分子 天然药物 中药及天然药物提取 新药研发 分子药理学 核酸化学及核酸药物 糖类药物 海洋药物

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第四军医大学全军消化病研究所、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863计划西安细胞工程中心和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验室于2005年4月通过科技部建设计划论证进入立项建设期,2006年初实验室在建设期内通过当年的全国医学重点实验室评

应用方向: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分子群的发现及其网络调控 肿瘤分子预警系统和早期诊断技术的建立及推广 肿瘤生物治疗新策略新疗法的探索及其应用

华南师范大学 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华南师大激光生命科学实验室是一个以激光科学和生物科学交叉为主、结合物理学、光学、医学、遗传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科研机构。在中科院院士刘颂豪教授倡导下,于1989年建立的我国第一个以激光生命科学命名的专业化实验室,也是我省第一批省重点实验室。1993年12月通过了省重点实

应用方向:激光科学 激光技术 生物 医学工程 遗传学

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发展历程 1956年,上海第二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组在章德馨副教授的领导下建立,并得到初步发展。1977-1989年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王振义教授(1992年任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教研室主任,致力于动脉粥样硬化和止血与血栓的研究,取得系列成果,如在国内首先提

应用方向:肿瘤细胞 干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在原铁道部分子生物学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东南大学遗传学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原南京铁道医学院遗传学学科是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200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遗传学博士学位授予点。2001年实验室成为国际“HL

应用方向:生物基因 遗传学 发育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坐落于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文选医学大楼。1985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并同年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以“开放、流动、联合、竞争”为运行管理机制。 现任实验室主任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

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是广东省“九五”期间第三批省级重点实验室之一。1998年12月广东省计划委员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发文(粤计科 [1998]742号)批准立项,依托单位为广东医学院,到目前累计投资1575万元(其中省政府投资225万元)。实验室在2001年

应用方向:天然药物 抗肿瘤新药 中药抗癌新药 抗骨质疏松中药新药 生物活性药物

江苏省肿瘤发生与干预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肿瘤发生与干预重点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省肿瘤发生与干预重点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于2007年10月通过了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论证,并正式被批准列入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 本实验室从事抗肿瘤药物研究十多年,在抗肿瘤药物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抗肿瘤天然产物分离、提取,结构修饰,新化合物

应用方向:抗肿瘤药物 肿瘤 肿瘤药效学 肿瘤诊断与治疗 肿瘤细胞 抗肿瘤新药

广州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广州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科学研究所于1986年9月26日经广州市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1988年10月9日建成揭幕。广州医学院蔡昭明副院长兼任所长,温祥来博士任名誉所长;1995年,陆雪芬教授任所长;2002年,廖卫平教授任所长,陆永建主任医师、徐恩主任医师任副所长。朱建堃教授、王增慧教授、郑德

应用方向:神经干细胞 神经生物学 神经系统 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药效研究与评价服务中心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药效研究与评价服务中心 江苏省药效研究与评价服务中心建立一套包括细胞毒类药物、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肿瘤耐药逆转剂、肿瘤分化诱导剂、肿瘤治疗增敏剂、抗肿瘤转移、中药复方祛邪扶正增效减毒、抗肿瘤药物体内作用的药效学研究和评价体系及抗肿瘤药物作用新机制的研究,为抗肿瘤新药创制提供设施条件

应用方向:抗肿瘤药物 肿瘤细胞 肿瘤诊断与治疗 肿瘤药效学

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在肿瘤基础研究领域的一个开放性研究基地,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细胞生物室的基础上,于1986年开始筹建,1988年11月通过验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旻教授任首届实验室主任、孙宗棠教授任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目前由詹启敏教授任实验室主任,程书钧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应用方向:肿瘤

北京师范大学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细胞增殖及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2年,原称教育部开放实验室。本实验室以我国已故著名生物学家汪堃仁院士创建的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肿瘤研究室为雏形,在王永潮教授,薛绍白教授,柳惠图教授以及何大澄教授等一批在细胞生物学领域有突出成就的知名专家努力工

应用方向:细胞学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干细胞分化 细胞衰老 肿瘤

安徽细胞动力学和化学生物学省级实验室

安徽细胞动力学和化学生物学省级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2008年经省科技厅批准建设,针对重大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等)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靶标或调控网络,以富有我国特色的天然产物或化学合成化合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先导化合物发现与结构功能研究,以发现具有新颖结构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创新药物研究提供物

应用方向:细胞动力 化学生物学

健康科学研究所

健康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联合”,跨科学院与高等医学教育系统创立,冠名健康科学中心,2002年4月开始实体化运作,2005年更名为健康科学研究所。 通过十年来的不懈努力,健康科学研究所产生了

测试服务:健康科学

应用方向:健康科学

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蛋白质药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8年3月,实验室负责人为清华大学罗永章教授。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 是:蛋白质药物作用机理,蛋白质药物靶点筛选;开发针对肿瘤、老年痴呆症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对蛋白质药物产业化发展的大规模蛋白质药物制备技术进行攻 关,研发具有自主知

应用方向:蛋白质药物作用机理 蛋白质药物靶点筛选 肿瘤、老年痴呆症创新药物 蛋白质药物构象 生物学活性检测技术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教育部肿瘤相关基因与抗肿瘤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通过整合优势力量、凝炼、拓展研究方向组建而成,于2005年3月通过专家论证和科技部批准建设,2008年11月通过

结构生物与药物设计湖南省工程实验室(中南大学)

·科室简介: 卫生部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3年12月, 结构生物学与药物设计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成立于2011年3月,2012年11月批准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任为陈主初教授。 总体定位: 将蛋白质组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思路、策略有效整

复旦大学卫生部糖复合物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糖复合物重点实验室,成立于 1994 年,由第一任主任陈惠黎教授创建,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林其谁教授。现坐落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西苑 7 号楼 3 楼,由顾建新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总体定位糖复合物研究,包括

天然产物源靶向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厦门大学)

天然产物源靶向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厦门大学)(以下简称联合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的创新药物研究平。2006年10月,实验室经福建省发改委立项筹建福建省药物工程实验室,2010年3月通过验收。2013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列入国家地方联合共建计划,成为国家级新药研究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