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实验设备列表

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院地共建 2005年8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经过友好协商,签署协议合作共建上海辰山植物园。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将上海辰山植物园建设成为上海“科教兴市”战略实施和中科院植物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基地;国家一流的生物多样性保育、植物迁地保护和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基地;植物

测试服务:植物科学研究

应用方向:植物科学研究 生物多样性 植物抗逆 植物多样性 植物次生代谢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以国际新兴的前沿研究领域——学习科学为主要研究的文、理、工、医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机构。实验室已具有一支多学科交叉的、高层次的年轻科研队伍,研究人员学术背景

应用方向:儿童情绪能力发展 情绪知觉 学习与记忆 汉语言认知 注意等领域

云南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云南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紧密围绕国家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战略需求,瞄准地球系统科学前沿,打造学科高地;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辐射南亚东南亚,构建“南亚东南亚地球系统科学联盟”,服务云南大学“双一流&rdq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抗体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抗体研究中心是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启动,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和推动下,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分子免疫实验室抗体制备平台的基础上组建而成。     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

测试服务:抗体研究 生物研究

应用方向:抗体研究

古生物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是吉林大学直属的科研机构,是我国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主要研究与教学的中心之一,担负着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包括原长春地质学院开展的)已有50余年的历史。自1952年起,在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

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中心实验室

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地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著名科研院所之一。 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成立于1964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谷物和油料加工科研院所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粮油等农副产品加工、深加工、延伸加工技术以及

测试服务:粮油产品质量检测 饲料质量检测

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是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为隶属校本部的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该中心是集生物、医学、物理、工程、数学、信息、计算等不同学科,集研究、教育、开发及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科研机构。中心由国际著名血液学家和分子遗传学家陈竺院士主持,以系统生物学的方法为基础,大

测试服务:生物医学

应用方向:生物医学

北京大学纳米化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纳米化学研究中心的前身是1993年6月成立的光电智能材料研究室及1995年9月成立的智能材料研究中心,2008年3月更为现名。现有教授2人、特聘研究员2人、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1人、秘书1人,其中长江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

应用方向:分子材料 纳米材料 纳米化学

厦门大学理论化学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理论化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oretical Chemistry) 于2002年11月11日成立。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进一步加强厦门大学理论化学的学科建设,促进理论化学科研人才的培养。研究中心现有包括1名中科院院士,7名博士生导师在内的9名固定研究成员,和4名客座研究成员。

厦门大学半导体光子学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半导体光子学研究中心始建于2002年。中心以GaN基、SiGe基和ZnO基等材料生长为基础,以量子阱低维结构为途径,以光电子器件和集成芯片为目标,有计划、分阶段地不断推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中心在我国光电子领域著名科学家王启明院士的领导下,现有高级研发人员十多名。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绝

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

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是美国唐仲英基金会捐资,江苏省政府和苏州大学联合出资共同兴建的,以江苏省血液研究所为基础,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基础科学研究为重点,以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和血液和血管疾病诊疗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依托,以为临床诊疗服务为宗旨的科研创新

应用方向:血栓与止血 白血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代谢性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旨在进一步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临床研究能力,打造一批临床医学和转化研究的高地,加快推进疾病防治技术发展,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防治手段和药械,制定、普及并推广新的诊疗技术。他们将研究提出相应领域研究的战略方向、发展重点和研究建议,搭建专业化的临床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组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旨在进一步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临床研究能力,打造一批临床医学和转化研究的高地,加快推进疾病防治技术发展,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防治手段和药械,制定、普及并推广新的诊疗技术。他们将研究提出相应领域研究的战略方向、发展重点和研究建议,搭建专业化的临床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组

北京大学医学部血液流变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血液流变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3年。1997年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戈分校(UCSD)钱煦教授领导的分子生物工程实验室结成联合血液流变学研究中心。2003年又与UCSD生物工程系建立血液流变学生物信息学联合研究中心。我中心的研究方向为(1)血细胞和造血干细胞中骨架蛋白的力学调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子生命科学研究中心

分子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概况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子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7月26日,依托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是一个与国际一流学术机构共建的科学研究实体。研究中心初期的科学家由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植物和微生物系的科研人

应用方向:分子生命 分子生物 分子生物学 生物分子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植物 水稻 基因组学 功能基因组 农作物功能基因组学

纳米化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纳米化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一个跨院系的新型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其主要成员来自化学学院、工学院、物理学院以及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中心的前身是1993年6月成立的北京大学光电智能材料研究室和1995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智能材料研究中心,2008年更为现名。中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