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广州能源所 热解气化焚烧工艺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海洋能实验室

海洋能源研究室于1979年成立,主要从事海洋波浪能研究与开发,并兼及海洋工程、海洋环境测量与模拟设备、潮流能、海岛能源综合利用等工作。研究室现有研究与辅助人员15名,主要由青、中年人员组成,其中高级研究员6名 ,培养流体机械及流体动力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现有在学研究生 3人。实验室面积近400平

应用方向:海洋能 波浪能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实验室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实验室是我国最早专门从事生物质热化学利用技术研究的科研团队之一。实验室从“六五”期间开始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已完成国家、科学院、各部委及省市各级科研项目5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攻关(支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中

应用方向:生物质热化学 合成燃料 生物质气化发电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固体废弃物能利用实验室

固体废弃物能实验室以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为主题,主要从事固体废物资源回收和能量利用过程的应用基础研究及相关技术开发工作。其战略任务是开发固体废弃物的减容、减量、无害化的处理技术,充分合理的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中的资源和能源潜力,同时在先进处理技术下减少固体废物的简单填埋焚烧处理对环境的危害。 实验室自

应用方向:固体废弃物 能量利用 垃圾衍生燃料 生物燃气新技术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生物质能源生化转化实验室

本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于2003年开始与韩国能源所进行生物柴油生产新技术的合作研究,已有2个博士研究生分别在韩国能源所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合作开发研究。并于2004年开始承担有关生物柴油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和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获得研究经费450万元以上。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20余篇,

应用方向:能源生化转化 生物柴油 生物质液体燃料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储能技术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储能技术实验室主要从事先进蓄能技术、前沿空调技术、以及高效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 本实验室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蓄电技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电容技术、大规模储能电池等)、蓄热技术(蓄热燃烧技术、余热利用)、蓄冷技术(动态冰蓄冷、盘管冰蓄冷、水蓄冷、相变蓄冷等)、环保技术(烟

测试服务:储能技术

应用方向:储能技术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热流体与先进能源系统实验室

热流体与先进能源系统实验室主要从事复杂热传及流体流动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以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科学开发和经济、高效、安全应用为目标,致力于解决相关过程中涉及到热流体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现阶段的研究方向包括: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燃料电池(包括先进电池)系统,微流体能源系统,高效节能技术

测试服务:热流体与先进能源系统

应用方向:热流体与先进能源系统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前身为广东省地热研究室,于1978年10月正式成立,在建所20周年之际的1998年4月原中国科学院广州人造卫星观测站并入。并被中国科学院定位为中国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基地型研究所,2001年6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 目前全所共有职工345人,其中,科技人

应用方向:能源研究 太阳能 地热能 海洋能 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热化学利用 固体废弃物能 燃料合成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感染与免疫研究中心

感染与免疫研究中心主要针对世界三大传染病(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病原学(HIV、结核菌和疟原虫)、发病机理、免疫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型疫苗、防治药物和疗法。其特色是利用统一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对上述三大病原体的共感染、相互作用及其机理、共感染免疫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角

应用方向:艾滋病 结核病 疟疾 疫苗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主要从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及节能环保领域相关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科研创新及高技术研发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天然气水合物、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等。 分析测试中心是研究所的公共分析测试平台,是中科院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是中

应用方向:成分分析 环境检测 天然气分析检测 油品分析检测 热分析检测 固体废弃物分析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于2007年8月正式成立。 研究所首任所长由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兼任,副所长由赖良学研究员担任。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是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领域的新兴学科,备受国内外关注,发展异常迅速。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自建院以来对此领域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科研力量,努力创造

应用方向:干细胞分化 神经干细胞 干细胞化学生物学 干细胞治疗

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创建于1989年,创始人为王育竹院士,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是上海光机所。实验室的工作目标是:揭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量子现象,发展及其在高科技中的应用。在国际竞争中争得自己得一席之地,建成具有一流设备的量子光学研究基地和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中心。 实验室的主要学科方向是量子光

测试服务:量子凝聚 量子频标

应用方向:量子频标 量子凝聚

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系统生物学是世纪之交在生命科学领域诞生的一门交叉学科。作为国内科研部门的第一个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我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在生物复杂系统的研究方面有所作为;我们愿意联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力量,共同推进系统生物学在中国的发展。 研究方向包括: 生物体和细胞内蛋白质群体的动

应用方向:生物学 蛋白质组 蛋白质组学 细胞学 代谢组学

中科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

        本实验室前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新能源材料联合实验室”,2008年被正式批准成为中科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实验室

应用方向:高性能热电材料 材料结构与性能 光伏材料与器件 先进能源材料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公共测试中心

为了开展材料的科学研究,宁波材料所根据规划的学科领域特点,投资4500万元建成了公共测试中心,把开展材料科学研究通用的大型精密仪器集中在测试中心,由研究所统一购置、为全所科研服务、并对外开放。对于公共测试中心的仪器装备,研究所实行“所管共用”的管理模式,由专人进行管理,并设

测试服务:有机分析 无机分析 材料物性 材料结构

中科院干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干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Stem Cell Biology,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2001年(代码2001DP173084)

应用方向:胚胎干细胞 ips细胞 造血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