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非临床评价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药物信息学研究所

满怀重铸浙大药学辉煌的希冀,在潘云鹤校长亲自运筹下,材料与化工学院11名教职员及30名研究生于2002年底成建制调出,重组浙江大学药学院,一个传承和弘扬求是创新文化的团队-浙江大学药物信息学研究所由此诞生。 秉承潘校长重托,本研究所从2003年初成立伊始就创新发力,奋勇拼搏,当年科研经费即达900

应用方向:药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 药物设计 中药现代化 药品质控 仪器研发 制药技术 毒理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药代动力学实验室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实验研究中心于2000年建立了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室,这是在国内较早成立的专业从事中药及其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研究单位。药代研究室目前拥有较为完备的各种分析仪器和前处理设备,包括世界上灵敏度最高的液质联用API 4000 QTRAP(AB公司),两台Agilent 1200高

应用方向:药代动力学 中药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研究中心生物大分子室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是药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药物开发,新药临床评价和药物临床应用研究的重要工具。       中国药科大

应用方向:临床 药代动力学 药物筛选

沈阳化工研究院安全评价中心

沈阳院安全评价中心(以下简称安评中心)于1986年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之后经多次扩建。1997年,安评中心被原化学工业部认证为“化学工业农药安全评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沈阳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2003年5月,首

测试服务:农药残留 环境行为 理化测试

应用方向:生态毒理 农药\医药\化学品的毒理研究 毒代动力学

广州医药工业研究所药物非临床评价研究中心

一流的设施、设备 中心全面按照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布的“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开展化学药物、中药、天然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及相关的非临床评价研究工作(包括安全性评价研究、药理、药代等),中心设有质量保证部、培训考核部、项目研究部、实验科学部、动

应用方向: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安全药理 局部毒性 生殖毒理 遗传毒理 毒代动力学 药理毒理优化

南京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4年国家计委决定由夏家辉教授牵头筹建“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87年通过论证,1989年拨款、1991年验收、向国内外开放。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家辉教授,实验室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灼华博士。 科技部是实验室的宏观管理部门,教育部

上海药物代谢研究中心

上海药物代谢研究中心 上海药物代谢研究中心为独立事业法人单位,业务主管单位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技术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心的业务范围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毒代动力学研究;生物样品中微量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候选化合物药物代谢筛选;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评价;药物

应用方向:药物吸收 药物代谢 药物筛选 药物研发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前身是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创建于1932年,次年迁至上海,2003年搬迁至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创新药物研究机构。现有职工近700人,其中两院院士6人,“千人计划”4人,杰青19人,“百人计划”30

测试服务:药物研究

应用方向:药物研究 创新药物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我院成立于1950年,是我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科研机构。我院现有在职人员390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00人,院士2人,享有政府特殊津贴 40人,有6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有11人列为浙江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设有病毒病、生物工程、寄生虫病、药物、卫生学、计划生育、保健

测试服务:新药安全评价 中西药成分分析 中药材质量鉴定 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农药、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价 细胞免疫、基因测序

应用方向:医药 卫生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实验室于2001年10月经科技部批准开始建设,建设时间为2001年10月—2002年10月。研究室主任为刘吉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郝小江研究员,中科院院士两名。 研究室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八十年代以来不断定

应用方向:植物化学 西部植物资源

天然产物源靶向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厦门大学)

天然产物源靶向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厦门大学)(以下简称联合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的创新药物研究平。2006年10月,实验室经福建省发改委立项筹建福建省药物工程实验室,2010年3月通过验收。2013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列入国家地方联合共建计划,成为国家级新药研究平台。 &

湖南省高血压研究中心(中南大学)

  古城长沙,湘江西岸,坐落着唯一一所卫生部直属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在中国,“湘雅”作为高水平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医疗服务的金字招牌,显赫了一个多世纪。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便是“湘雅”这

四川大学卫生部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重点实验室

概况:     卫生部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被批准为卫生部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设基础是1999年四川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的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3年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学在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移植科学与工程学新型学科研究方向,2004年获准教

天然血管药物筛选与分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天然血管药物筛选与分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是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依托,在“陕西省血管性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基础上,充分整合现有的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的人才与技术优势组建的国家级重要科研基地。工程研究中心于2013年10月获国家

武汉大学基础医院学发育源性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和湖北省精品课程,具备良好实验条件和学科人才梯队。科研、教学能力强,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1人;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博士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总数的100%。    &nbs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移植医学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经湖北省科技厅批准(鄂科技函基[2012]312号文),移植医学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12月28日。该实验室依托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采取学术委员会及实验室主任负责制。聘请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树森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张俐娜院士担任副主任委员,卫生部移

天然产物源靶向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天然产物源靶向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厦门大学)(以下简称联合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的创新药物研究平。2006年10月,实验室经福建省发改委立项筹建福建省药物工程实验室,2010年3月通过验收。2013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列入国家地方联合共建计划,成为国家级新药研究平台。 &

西安交大天然血管药物筛选与分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血管药物研发属于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技术领域,研究和开发血管药物既是世界性难题,更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具有长远意义。当前,我国血管药物开发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在基础研究、创新药物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贺浪冲教授团队在血管药物研发

中南大学药物临床评价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作为国家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支持地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药物临床评价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是在湘雅三医院牵头的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湖南省药物临床评价技术工程实验室、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