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模拟实验室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主要由原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的无机室、有机室、物化室组建而成,主要从事化学计量和标准物质研究,保证化学分析测量量值准确一致。同时致力于: 建立与国际等效一致的化学计量基标准平台,研制基标准物质;

应用方向:标准物质 分析方法学 国际比对 化学计量 基准物质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2004年3月,是院级大型仪器科学研究的平台。满足本院及校内师生的科研测试要求的同时,中心也对国内外的各科研单位和公司研发机构开放,提供部分物质结构、成分与物性的分析测试服务。 天津大学化工学科体系完整,传统优势领域实力雄厚,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在

应用方向: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脂组学 中药指纹图谱 蛋白和核酸构象 分子设计 高分子 粒径分布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是教育部“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成立于2005年4月。它实行“联合、开放、共享”的运行模式,通过协议招聘制、课题制和准入与退出等机制建立国际一流的创新团队,旨在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群的基础上,

应用方向:电子材料 微纳电子材料 功能分子 先进材料 催化 电化学 新能源材料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生物分离分析开放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生物分离分析开放实验室始建于2002年,在“985”工程、“211”工程等支持下,通过整合现有设备资源,依托学校的人才技术优势和企业的专业化实验室管理经验,已经建设成为一个科学研究与学生创新实践相结合的共享实验室服务平台。 目前利用

应用方向:生物分离分析 蛋白质组学 生物材料 医学工程

山西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山西师大分析测试中心是我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立起来的山西南部最大的分析测试实验基地。近年来,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分析测试中心在仪器设备、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方面都得到长足的进步,逐步成为我校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 分析测试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校内的教学

应用方向:有机化学 药物分析 荧光光谱 材料 微结构 形貌 物相 环境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述汤教授于2008年6月领衔组建的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材料)实验室 (Functional Nano & Soft Materials Laboratory,Soochow University;FUNSOM),属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现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于2010年4

应用方向:功能纳米材料与器件 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 纳米生物医学技术 分子模拟与药物设计为

山东大学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实验室是2000年教育部批准的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以来,秉承“立足特色、追求卓越”的宗旨,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先后于2002年和2007年两次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工程和材料科学领域重点实验室评估。 实验室主任为刘相法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科院

应用方向:材料液态结构及其遗传性 新型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材料成形与智能化加工技术

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在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1990年起向国内外开放,1991年通过国家验收。实验室为无机化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设有无机化学博士后流动站。 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游效曾院士, 实验室主任为郭子建教授。 实验室立足于基础研究工作,主要学术方向是

应用方向:功能配合物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 固体无机化学

空间生物实验模拟技术重点实验室

2004年生命科学院获得国家“985工程”立项支持,投资3000万元开始建设“985工程”省部级创新平台——“空间生物技术实验室”。经三年的建设,该实验室于2007年获得首批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实验室,正

应用方向:分子生物学 生物医学 生物大分子 药理学 药物生物技术 药物医学材料 免疫学

华东理工大学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华东理工大学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在名誉校长成思危副委员长和校董会主任王基铭院士的倡导与支持下,华东理工大学于2005年11月组建系统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集成创新和整体优化”提高我国重化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力举措,为学校提供了围绕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开

应用方向:石油化工检测 材料 煤化工 生物过程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7年被批准筹建,1991年建成并通过验收,正式开放运行,1995年、1999年和2004年三次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估。二十年来,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应用基础研究、学术梯队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国内外科技合作与开放、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以及实验

应用方向:微观反应动力学分析 工业催化剂设计与优化 复杂物系宏观性质预测 流体流动和相间接触的结构化及效应 反应过程与系统多尺度结构的整体行为和优化

中国地质科学院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成立于2005年,依托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以生态地球化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通过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的形式,紧密跟踪国际分析测试技术发展的前沿,结合我国地球科学研究和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的需要,开展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分析测试技术的创新性研究。

应用方向:地球化学 污染生态学 土壤生态 生态环境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 是我国开展非线性力学综合研究的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其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6月的中国科学院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在1995年的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1999年10月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重点实验室,2001年4月10日通过了科

测试服务:纳米/微米尺度力学和跨尺度关联 纳/微电子机械系统力学 多尺度复杂流动的动力学理论与控制原理

应用方向:固体变形、损伤、破坏的非线性力学性质 流体运动的非线性规律 材料和环境系统中非线性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医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于1985年经卫生部批准建设,1986年开始运转,2002年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目前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教授担任学 术 委员会主任, 袁正宏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确定的主要学术方向为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应用方向:病毒 病原微生物 分子生物学 分子免疫学

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院士创立的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研究实体,是我国第一批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自1984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立,1985年开始运行,同时向国内外开放,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现有固定人员96名,其中教授(研究员)19名,副教授(副研

应用方向:基因分析 蛋白质分析 化合物结构分析 基因表达谱 分子互作分析 新药筛选 细胞学分析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队伍建设与研究方向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于1989年,是环境污染模拟与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的一个组成部分。固定人员总数为64人,其中院士一人,研究员13名(4人为“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以研究生为主的流动人员总数

应用方向:水质分析 水质转化 水处理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于2004年10月经科技部批准,依托河海大学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建设,2007年6月通过验收。2008年3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工程与材料领域评估。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浩院士,实验室主任彭世彰教授。     实验室集中了河海大学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优势力

应用方向:水资源 水旱灾害 城市水生态安全 河口海岸 水工程安全

江苏省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是在原南京师范大学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生物医药材料测试服务中心基础上,于2007年10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列入建设计划。 实验室以化学与生物学为主要支撑学科,以生物医用材料研究与相关应用器件开发为重心,力争在抗凝血及医药材料、生物检测技术与研究方法等领域建成国内一

应用方向:生物医用材料 抗凝血材料

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筹建的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1988年论证建设计划,1989年开始建设,1990年经中科院批准边建设边开放,1991年12月验收,1992年正式开放运行。实验室通过了1995年、1999年、2003年和2009年的四次评估。 实验室以“基于有机小分子

测试服务:有机化学

应用方向:有机化学 小分子药物成份分析 化学生物学

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OSSO重点实验室、OSSO State Key Lab.)系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国家重点学科发展子项目。1989年11月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2年7月开始边建设边开放。1995年7月通过国 家验收,正式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分别于1999年9月、20

应用方向:环境友好的催化反应体系 功能材料 清洁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