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主要由原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的无机室、有机室、物化室组建而成,主要从事化学计量和标准物质研究,保证化学分析测量量值准确一致。同时致力于: 建立与国际等效一致的化学计量基标准平台,研制基标准物质;

应用方向:标准物质 分析方法学 国际比对 化学计量 基准物质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简介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原地质矿产部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其前身是1952年建立的地质部北京实验室。中心现有职工105人,其中科技人员94人,研究员19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3人,并拥有一支由13名具有博士学位、22名硕士学位的中青年科技骨干组成的科研团队

应用方向:同位素分析 地质年龄测定 环境样品 有机污染物 元素分析 水质分析 地质样品 矿物 室内环境 农产品 食品 生物医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1981年(原中心实验室),为适应中国科学院三期创新工程建设和海洋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在原基础上于2008年5月进行了重建。分析测试中心主要承担海洋地质、生态环境、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分析检测以及相关研究任务,是中国科学院海

应用方向:海洋 地质 生态 环境 生物技术 水质分析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本所以近代地球化学和矿物学为主要学科,优先发展有机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积极开拓环境地球化学、区域可持续发展及海洋地球化学等新领域。拥有雄厚的研究和技术力量,主要从事能源、资源、环境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应用方向:生物地球化学 环境有机地球化学 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成立于2005年,依托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以生态地球化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通过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的形式,紧密跟踪国际分析测试技术发展的前沿,结合我国地球科学研究和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的需要,开展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分析测试技术的创新性研究。

应用方向:地球化学 污染生态学 土壤生态 生态环境

中国科学院青岛盐湖研究所

我国是一个盐湖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盐湖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盐类资源,盐湖资源不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而且涉及农业、工业和国防。农业用的钾肥,主要是从盐湖中提取;在工业方面,盐湖资源除广泛用于基本化学工业和制盐工业以外,在纺织、制药、制革、玻璃、陶瓷、电子等轻工业以及建材、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也广泛

应用方向:盐湖地质 盐湖资源环境化学 盐湖无机化学 盐湖分析化学 盐湖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是面向国内外开放的中国科学院院级重点实验室,是针对国际上海洋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国家需求,根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精神,于 2001 年 12 月成立的。实验室现有人员130 余名,其中固定人员 40 名

应用方向:海洋生物 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 海洋资源生物学 海洋污染化学 毒理学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实验室以国家在海洋科学方面的重大需求为指导,以学科国际前沿研究领域为发展方向,主要从海洋化学、界面化学和化学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角度,揭示控制海水中各种形态元素和物质在海洋开边界和内边界界面上迁移、转化过程的机制;研究开发有社会、经济和

应用方向:海洋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与应用 盐湖无机化学 海洋生物 海洋污染化学

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从1975年成立的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冰川冻土研究室(专业)发展起来的, 实验室于2000年8月立项建设,2001年9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2004年通过教育部的首次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陈发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吉均院士,副主任为秦大河院士和丁仲

应用方向:地质学 生态学 气候学 环境学等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于2005年启动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5年10月的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8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助理教授18人;另有技术人员31人,研究助理27人,行政人员4人。所有固定研究人

应用方向:海洋环境 海洋 海洋生态 海洋药物 海洋资源生物学 环境 环境分析 环境化学 环境生物学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为总目标,以与国际接轨的深海基础研究为特色,围绕大洋钻探等大型国际研究计划,突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实现海洋与陆地相结合,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依靠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学科的交叉渗透,采用高分辨率的测试和数

应用方向:深海生物地球化学 古海洋学 古环境学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06年8月通过专家论证,经科技部批准实验室进入建设阶段。2009年8月实验室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实验室现任学术委员

应用方向:分散元素独立矿床成矿机制 超大型矿床成矿理论 岩石圈伸展及其成矿作用 热液矿床矿化剂地球化学 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大型矿集区预测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及其成矿作用

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以广州能源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以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所为共建单位,以广州能源所的“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为主导,联合广州地化所的“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dqu

测试服务:天然气水合物

应用方向:天然气水合物

中科院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本室是我国第一代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室,开创了我国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领域。近40年来,实验室以解决地球科学的重大基础 问题和资源环境科学的难题为目标,发展了系统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方法以及高精度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中青年科技队伍为骨干的研究集体,在许多研究领域和分析技术方面

测试服务:同位素 同位素标记差异蛋白定量分析

应用方向: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2003年9月正式成立,是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组建的学术平台。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长期从事南海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有先进的海洋探测仪器设备和调查船,积累有丰富的研究资料,在海洋构造与地球物理、海洋沉积与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

测试服务:海洋地质 地球物理

应用方向:海洋地质 地球物理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学技术部于2005年4月18日正式批准建设,2007年1月通过科技部验收。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大陆动力学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的有显示度的成果。在开放与流动管理机制

应用方向:岩石圈 地球物理

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成立时间:1962年5月 单位性质:国土资源部地质事业单位 隶属关系:直属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南京中心”)是集地质调查、科学研究、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单位。主要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 历史沿革和建设历程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于1989年由徐克勤等五位教授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3月经国家计委、科委和教委组织专家论证后,确认为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正式批准在南京大学建立。1995年10月,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开始正式开放运行。历经近二十

环境科学研究所

研究所定位 环境科学研究所是环境学院学科建设基地之一,是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坚强后盾。本所以环境化学、地理学、水动力学、生态学、毒理学、土壤学等为基础,研究污染物(包括有毒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重金属、氮磷元素、纳米材料和新型污染物等)在水/土环境系统中的多介质多界面迁移转化规律和生态环

北京大学地空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OBCE)是1999年在原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研究实验中心的基础上筹建的。2000年6月申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1年9月15日由教育部科技司组织的专家组验收通过,2002年1月11日被教育部正式批准。实验室依托北京大学原地质学系的4个研究所(大陆动力学与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