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以重质油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9 年经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立项建设, 1995 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是中国石油大学,实验室分设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校区。  &

应用方向:元素分析 重质油 催化 油品 石油 石化 裂化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是1991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筹建而成。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为染料及其光化学、精细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清洁制备技术。 实验室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现有固定人员62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计划&rdqu

应用方向:染料 纺织 化工材料 有机化学 催化

西安热工研究院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一般称“西安热工研究院”,简称“西安热工院”,英文缩写“TPRI”),是我国电力行业国家级热能动力科学技术研究与热力发电技术开发的机构。主要专业于1951年在北京创建,1965年迁址西安成立西安热工研究

测试服务:电站材料 清洁燃料 在线监测

应用方向:清洁燃料 汽轮机 电站性能与调试 能源电站材料 电站自动化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1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筹建,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1999年、2004年和2009年三次通过国家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王建国研究员,副主任为李永旺研究员,朱珍平研究员,李文研究员。学术委员会由14名国内外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何鸣元院士,副

应用方向:煤直接转化过程的化学与工程基础 煤经合成气转化的一碳化学与工程 煤转化利用中的环境化学与工程 煤转化中的理论计算与工程模拟 煤转化相关的能源环境新材料与新技术

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1年12月由教育部正式立项建设,2012年4月通过教育部建设方案可行性论证,2014年12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实验室依托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其二级学科“热能工程&rdqu

辽宁省先进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室

一、科研机构的基本信息(包括成立时间、研究方向、依托学科等)。 辽宁省先进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室成立于2013年9月,依托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分子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系创建于1953年,是我国在高校中建立的第一个合成橡胶

福建省高校无机化学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于1991年在化学系的基础上建立。张乾二院士、万惠霖院士、黄培强教授曾先后担任学院院长。      学院现设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化学生物学系共3个系。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

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天津大学化学工艺学科而建立,实验室共有固定人员4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天津市“千人计划”2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1名,已形成以

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实验室

能源与资源工程系定位于能源与资源科学与工程的学术前沿,进行中国能源与资源工程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与发展战略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资源高效与循环利用、水资源利用、新能源开发等。实验室依托先进的实验室基础建设,在学科前沿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完成国家层面的相关任务,并与企业紧密合作,为相关产业创新作出贡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6年,于1991年6月通过国家验收,是我国首批建设的国家开放型重点实验室。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煤燃烧是最重要的煤炭利用方式,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煤燃烧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的从事煤的高

福建省高校化石能源化学与化工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于1991年在化学系的基础上建立。张乾二院士、万惠霖院士、黄培强教授曾先后担任学院院长。      学院现设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化学生物学系共3个系。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

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矿冶学科创立于1935年,是全国高校中最早的几个矿治学科之一。1953年院系调整后成立的采矿学科主要服务于煤炭工业,率先在全国开展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的科学研究,在煤岩与瓦斯突出机理及其控制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1978年成立矿山工程物理研究所, 重点开展煤矿开采工程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