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系统生物实验室

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一、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1986年,是校领导下的正处建制直属科研机构,下设行政办公室、业务办公室、项目部、学科建设部、教学培训部、无机室、有机室、电子信息室等。目前中心拥有核磁共振谱仪、色谱质谱联用仪、液谱质谱联用仪、X-射线衍射仪、气相色谱红外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扫描电子显微

测试服务:无机化合物定性定量 有机化合物定性定量 物相分析 结构分析 表面分析 热分析 同位素 新材料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是教育部“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成立于2005年4月。它实行“联合、开放、共享”的运行模式,通过协议招聘制、课题制和准入与退出等机制建立国际一流的创新团队,旨在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群的基础上,

应用方向:电子材料 微纳电子材料 功能分子 先进材料 催化 电化学 新能源材料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的前身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第六研究室,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该实验室的成立是为了解决我国“两弹一星”工程以及国家现代化建设急需的特种涂层材料前沿研究课题。自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研制以来,实验室承担了

应用方向: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固体材料 新材料 新结构功能材料 材料 涂层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是于2002年7月27日揭牌成立的,是隶属于上海市人民政府、挂靠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委托上海市农科院管理的公益性事业法人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是一个从事农业生物基因资源研究的公益性科研单位,其宗旨是: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接轨世界,为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准备物质

应用方向:水稻 作物品质分析 植物生理 基因分析

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2008年批准成立的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其前身是2004年组建的分子微生物学开放实验室。现有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2 名,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国家杰青3名、百人计划入选者5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70名。实验室现任主任为赵国屏院士,学术委员会主

应用方向:合成生物学 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 结构生物学

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系统生物学是世纪之交在生命科学领域诞生的一门交叉学科。作为国内科研部门的第一个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我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在生物复杂系统的研究方面有所作为;我们愿意联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力量,共同推进系统生物学在中国的发展。 研究方向包括: 生物体和细胞内蛋白质群体的动

应用方向:生物学 蛋白质组 蛋白质组学 细胞学 代谢组学

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是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为隶属校本部的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该中心是集生物、医学、物理、工程、数学、信息、计算等不同学科,集研究、教育、开发及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科研机构。中心由国际著名血液学家和分子遗传学家陈竺院士主持,以系统生物学的方法为基础,大

测试服务:生物医学

应用方向:生物医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

计算生物学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10月,是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合作共建、联合资助、共同管理的一个国际化研究机构。其建所宗旨是:致力于与实验科学紧密结合的计算和理论生物学研究,补充完善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和马普研究所的科研系统,传播科学知识,培养造就人才,以简洁优美的语言解读生命玄机,为推动生命科

测试服务:计算生物学

应用方向:计算生物学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验证测试中心

国家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验证测试中心(简称中心),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获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批准并资助建设,“中心”是隶属于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和服务性机构。旨在建设成国际一流的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检测和验证中心,立足上海、服务全国,为我

测试服务:转基因生物分子 转基因产品成分检测 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分析 食品过敏源检测 动物源成分检测 标准物质制备 代谢组学分析

应用方向:转基因生物分子 生物学

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院地共建 2005年8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经过友好协商,签署协议合作共建上海辰山植物园。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将上海辰山植物园建设成为上海“科教兴市”战略实施和中科院植物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基地;国家一流的生物多样性保育、植物迁地保护和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基地;植物

测试服务:植物科学研究

应用方向:植物科学研究 生物多样性 植物抗逆 植物多样性 植物次生代谢

健康科学研究所

健康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联合”,跨科学院与高等医学教育系统创立,冠名健康科学中心,2002年4月开始实体化运作,2005年更名为健康科学研究所。 通过十年来的不懈努力,健康科学研究所产生了

测试服务:健康科学

应用方向:健康科学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为总目标,以与国际接轨的深海基础研究为特色,围绕大洋钻探等大型国际研究计划,突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实现海洋与陆地相结合,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依靠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学科的交叉渗透,采用高分辨率的测试和数

应用方向:深海生物地球化学 古海洋学 古环境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4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1959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经五十多年的发展,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成为一个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

测试服务:硅酸盐

应用方向:硅酸盐

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有机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

本实验室的前身由著名的有机化学家黄鸣龙教授发起成立。历年来,在天然产物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例如在青蒿素的结构、全合成及反应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我国自主开发出具有高效、速效和低毒的抗疟新药―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21世纪首选抗疟临床药物,并被广泛地使用;在天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利用

测试服务:天然产物研究

应用方向:天然产物研究 手性碳的不对称合成研究 高效手性催化剂 手性药物分子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我国从事高能物理研究、先进加速器物理与技术研究及开发利用、先进射线技术与应用的综合性研究基地。其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称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1973年2月,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在原子能研究所一部的基础上组建高能所。历任所长张文裕、叶

测试服务:高能物理

应用方向:高能物理 粒子物理

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文名称: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英文名称: Key Laboratory of Systems Biology,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学科分类:生命科学 研究方向

测试服务:代谢性疾病 生物体和细胞内蛋白质群体

应用方向:生物体和细胞内蛋白质群体 代谢性疾病

浙江省微生物生化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微生物生化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暨浙江省微生物制药技术工程实验室)由浙江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和华东医药集团共建,建有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教授8人(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副教授15人(含高级工程师5人)、讲师10人(含工程师8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1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

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光子学是研究作为信息和能量载体的光子行为及其应用的科学。在理论上,它主要研究光子的量子特性及其在与物质(包括与分子、原子、电子以及光子)的相互作用中出现的各类效应及其规律;在应用方面,它主要研究光子的产生、运动、传输、控制以及探测规律等。运用光子学原理和技术,为医学、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中的问题提

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以下简称实验室)前身为山东海洋学院水产系海洋药物研究室,创建于1980年,是我国较早从事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之一,是学校“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1994年,被山东省确定为省级重点实

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

实验室概况: 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为建设执行单位,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江南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共同建设。实验室的主要目标是整合学术界以及工业界的现有优势技术,解决酶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