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中科院天然产物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组建于1998年,2015年与贵州医科大学整合,更名为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2016年,获批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贵州省中药(民族药)新药研究与开发人才基地、贵州省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

测试服务:LC-MS 核磁 肿瘤药理 生物活性

应用方向:生物医药

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有机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

本实验室的前身由著名的有机化学家黄鸣龙教授发起成立。历年来,在天然产物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例如在青蒿素的结构、全合成及反应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我国自主开发出具有高效、速效和低毒的抗疟新药―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21世纪首选抗疟临床药物,并被广泛地使用;在天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利用

测试服务:天然产物研究

应用方向:天然产物研究 手性碳的不对称合成研究 高效手性催化剂 手性药物分子

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 重点实验室简介      “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依托贵州师范大学。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组建。科研团队共有34人(专职教职工24人,其余为兼职),其中博

应用方向:遗传育种 水污染 应急监测 农产品 环境 POPs 金属 资源开发

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11月,以研究和开发海洋天然药物为主,逐步开展海洋合成药物和海洋基因工程药物,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面向南海海域,主要开展具有特异功效的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研究、海洋药物有效成分研究、海洋药物创新新药研制与开发、海洋药物资源调查和名贵海洋药用生物养殖等研究工

测试服务:海洋药物

应用方向:海洋药物

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创建于1989年,创始人为王育竹院士,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是上海光机所。实验室的工作目标是:揭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量子现象,发展及其在高科技中的应用。在国际竞争中争得自己得一席之地,建成具有一流设备的量子光学研究基地和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中心。 实验室的主要学科方向是量子光

测试服务:量子凝聚 量子频标

应用方向:量子频标 量子凝聚

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系统生物学是世纪之交在生命科学领域诞生的一门交叉学科。作为国内科研部门的第一个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我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在生物复杂系统的研究方面有所作为;我们愿意联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力量,共同推进系统生物学在中国的发展。 研究方向包括: 生物体和细胞内蛋白质群体的动

应用方向:生物学 蛋白质组 蛋白质组学 细胞学 代谢组学

山东省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通过认定,目前主要在农业微生物、环境微生物、生物化工、药物筛选等领域进行环境友好型生物制品的研发,主要包括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修复剂、微生物饲料、转基因植物、药食用真菌、蛋白质和多肽多糖药物以及功能性生物大分子等生物制品。 实验室成立以来,共承担科研课题6

测试服务:微生物 生物化工

应用方向:药物筛选 微生物农药 转基因生物 蛋白质 多肽 生物大分子

中科院干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干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Stem Cell Biology,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2001年(代码2001DP173084)

应用方向:胚胎干细胞 ips细胞 造血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中科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

        本实验室前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新能源材料联合实验室”,2008年被正式批准成为中科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实验室

应用方向:高性能热电材料 材料结构与性能 光伏材料与器件 先进能源材料

山东大学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在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所基础上,依托于山东大学药学院,于2012年1月获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的,并于 2016年6月顺利通过教育部科技司专家验收。实验室建设的宗旨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加强天然产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学

中科院分子病毒与免疫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分子病毒与免疫重点实验室(2010DP173064)在2010年12月由中科院正式批准成立,依托单位为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首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曹雪涛院士担任,孙兵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面向国家公众健康与医药卫生的战略需求,定位于具有国家战略需求的病毒学与免疫学相结合的应用基础研

测试服务:分子病毒与免疫

应用方向:病毒与免疫

车辆传动重点实验室

车辆传动重点实验室 英文名称: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Vehicle Transmission Laboratory

复旦大学卫生部糖复合物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糖复合物重点实验室,成立于 1994 年,由第一任主任陈惠黎教授创建,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林其谁教授。现坐落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西苑 7 号楼 3 楼,由顾建新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总体定位糖复合物研究,包括

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史可追溯于1953年1月成立的以戴芳澜院士为主任的真菌植病研究室。在此基础上,1956年12月成立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学研究所,并成为于1958年12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建所基础,原“应用真菌研究所”成为微生物所的“真菌研究室

测试服务:真菌

应用方向:真菌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4年批准立项建设,是我国开展病毒学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培养病毒学高层次人才、促进病毒学及其相关领域国际国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田波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陈焕春院士,实验室主任吴建国“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应用方向:病毒遗传变异与分子流行病学 病毒的免疫与致病机理 病毒病的防治基础研究 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分子机理

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

核分析是基于核反应、核效应、核性质、核谱学和核装置的现代分析方法,它是核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核技术科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把发展核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列为优先支持方向,国际权威核科学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中,核分析技术列为一项重要的研究手

测试服务:核分析技术

应用方向:核分析技术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1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筹建,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1999年、2004年和2009年三次通过国家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王建国研究员,副主任为李永旺研究员,朱珍平研究员,李文研究员。学术委员会由14名国内外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何鸣元院士,副

应用方向:煤直接转化过程的化学与工程基础 煤经合成气转化的一碳化学与工程 煤转化利用中的环境化学与工程 煤转化中的理论计算与工程模拟 煤转化相关的能源环境新材料与新技术

陕西省法医学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科由我国著名法医学家胡炳蔚教授创建于1953年,拥有法医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率先成立全国首家法医学院,1997年被批准为陕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实验室,1999年被批准建立我国唯一的卫生部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共建法医学重点实验室,2001年经教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化工程(Biochemical Engineering)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涉及规模化制备生物产品过程的理论和应用基础,是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 1988年,在我国生物学家和化学工程学家的联合建议与支持下,国家计委批准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原化冶所)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筹建生化工程国家重

测试服务:蛋白分离纯化 层析柱 层析填料

应用方向:生化工程 蛋白分离纯化 生物能源 生物医药 生物转化 生物化学过程 生物质工程 仪器研发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9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2年10月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是唯一的国家级冻土工程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单位。实验室具有持续科技创新与发展能力、特色鲜明的国家冻土工程基础和应用研究基地,它的研究方向是土、岩等介

测试服务:冻土环境与全球变化的综合集成研究 冻土与工程相互热 力学作用行为和机制研究

应用方向:冻融土、岩的力学性质研究 水、质、热、力耦合过程研究 寒区化学、生物作用探索性研究 寒区岩土工程稳定性及可靠性研究 人工冻结、冷能综合利用研究 寒区地基处理研究 冻土环境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研究 冻土区工程环境监测与评价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