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毛细管电泳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为加速我国一流大学的建设,在国家支持下,由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设计、组织,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密切配合,按照“统一领导、顶层设计、强强联合、务实发展、动态调整”的原则组建的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是科研和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措施。其目标是通过改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技术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实验技术中心” 成立于2006年,是学院大型设备共享开放与绩效管理的技术开发与服务平台。在学院实验室建设与专门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负责教学与科研仪器的论证、采购和规划配置以及大型设备的共享开放与绩效管理,为科研和教学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

应用方向:核酸检测 蛋白质分离纯化 细胞与显微分析 生物信息学 分子光谱学 细胞增值与调控 基因工程 蛋白质组学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一个以理科为主的研究教学型学院,成立于2004年3月。 学院以“高起点、高素质、培养高端人才”为建院原则,拥有生命科学领域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优秀人才,科研教学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7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教授(研究员)14人,副教授(副研究

应用方向:与重大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肿瘤基因治疗 家蚕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及生物多肽药物研究 植物生物反应器与天然药物平台研究

北京大学色谱与毛细管电泳分析学术实验室

本实验室是在安捷伦科技公司捐赠的4台仪器的基础上于1997年10月建立的,后于 1998年接受美国BAS公司捐赠的LC-4C HPLC电化学检测器一台。实验室开始运行10余年以来,努力工作,维持了各台仪器的正常运转,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科研和测试服务任务。2002年6 月实验室划归分析化学研究所,2

应用方向:药物分析 毛细管电泳 液质联用 微流控 植物激素 兴奋剂 食品安全

北京大学生命学院生物信息中心

北京大学生物信息中心成立于1997年,挂靠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我国第一家生物信息中心,也是我国第一个生物信息学博士点。中心主要位于王克祯楼及理科四号楼,房屋使用面积约600平方米,包括办公室、学生工作室、专用机房、实验室、会议室等(详见附件1)。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4名(详见附件2),建立了较为

北京大学生命学院仪器测试中心

生命科学学院公用仪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9年9月,是院系级的科研公共平台。中心建设的目的是为生命科学学院广大师生提供多方位、高效、优质的科研服务和技术支撑,包括:委托测试,学生仪器培训(含相关课程教学),协助处理数据,组织新仪器、新技术讲座等。中心现有测序平

北京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化学实验室

1953年,北大生物学系成立了生物化学实验室,是全国最早创建的生物化学实验室,隶属于生物学系生物化学专业,2001年后归属生命科学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几十年来一直承担着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生物化学专业人材,为生物学重点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 近几年来生物化学实验室共接受了 211工程经

北京大学生命学院保护生物学中心

动物生物学实验室成立于1971年。研究方向为:保护生物学,保护遗传学,种群生态学,分子生态学,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目前有研究人员17人。

北京大学生命学院动物生理学实验室

动物生理学实验室承担动物生理学基础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任务。目前每年承担生命科学学院、心理系和元培班约100余名本科生7500人学时的动物生理学基础实验课和专业综合实验课的教学任务。 生理学实验室利用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经费资助,改善了实验室基础环境条件,购置和更新了部分仪器设备,使教学能力和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生命科学学院分析测试中心(简称中心)以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系、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厦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为依托。中心宗旨是服务于本学院、厦门大学各院系和校外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与理论教学。中心由生物质谱室、分子生物学室、细胞生物学室和生化分析室组成。现有30-40台进口大中

应用方向:生物样品检测 化学样品分析 海洋 环境监测分析

北京大学生命学院植物生物学实验室

植物学实验室成立于1952 年。研究方向为:植物发育的生物化学;光合酶与甜蛋白的基因工程;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结构植物学研究;细胞质遗传及其利用的研究;植物器官形成的基因调控等。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污染生态学实验室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污染生态学实验室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污染生态学实验室主要从事污染生态学、植物生理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重点关注领域为特有的潮间带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近年来,厦门大学污染生态学实验室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并完成国

应用方向:环境污染 污染生态学 生态学 土壤生态 生态 生态环境 生物地球化学

北京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dynamic Optical Imaging Center, BIOPIC)成立于2010年,隶属于生命科学学院,是我校跨学科合作实体研究中心。中心的发展目标是开发和利用最先进的生物成像与基因测序手段,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进行生命科学与医学基础研究。目前,中心的

北京大学生命学院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膜生物化学与膜分子生物学分室、清华大学膜生物物理与膜生物工程分室和北京大学膜离子通道与受体分子分室。实验室自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于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11年通过国家评估验收,2015年由原名称&

北京大学生化分析与材料分析组

科研: 在化学研究工作中,人们总是花大部分的时间做物质的分离,因此提高分离效率是分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如下两个。   方向一: 基于毛细管电泳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通过将免疫体系的优化和改进,提出了一系列可以应用于复杂体系中小分子的快速高选择性检测的方法,目标是开发

应用方向:分离分析方法学 毛细管电泳 免疫分析 中药分析 高效分离 生化分析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

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dynamic Optical Imaging Center, BIOPIC)是北京大学于2010年成立的一个跨学科合作实体研究中心。中心的目标是发展和利用最先进的生物成像与基因测序手段,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进行生命科学与医学基础研究。中心将配备世界一流的研究设备和条件,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建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是中国政府在发展生命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战略之一。基本原则是:把握时机,以改革试点的方式,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以国际一流科学家集体为基础,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组建国际一流的基础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原创性基础研究,同时培养优秀科研人才

测试服务:生物学

应用方向:生物学

有机化学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是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1987年和2001年两次被国家教委评为重点学科。近年来,有机学科在研究方向、优秀人才引进、实验室建设、课程设置以及博士和博士后培养等各方面均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有机化学研究所目前有教授8名,副教授3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名,长江特聘教授3名

物理化学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物理化学实验室隶属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现有教职工25人,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158人。设有14个学术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功能体系分子工程学;(2)纳米化学;(3)生物物理化学;(4)胶体与界面化学;(5)催化化学;(6)理论与计算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室在重视物理化学学科发展前

无机化学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本所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配位化学与分子基功能材料、固体无机化学与功能材料、物理无机化学与分子设计、稀土分离化学及技术、稀土纳米材料化学、无机碳簇和碳纳米管化学等,具体研究内容是将无机配位化学、无机固体化学、物理无机化学和稀土化学等基础学科与分子基功能材料及器件、无机固体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和团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