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代毒理学实验室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毒理学实验室于1997年筹建,1998年上半年开始运转,同年9月与中山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建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实验室”, 1999年底中期评估列第一类第二名。1999年10月被评为深圳市第一批医学重点实验室,2004年10月接受深圳市

应用方向:食品添加剂 食品 饮用水 化妆品 医疗器械 毒理学

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是由原林业部于1995年3月批准成立的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隶属于国家林业局,依托单位为中南林学院,由国家林业局和中南林学院共同投资建立起来的。实验室下设经济林栽培、经济林育种、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和经济林产品开发利用5个分室。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9人,其中教授

应用方向:经济树种分子育种 经济树种常规遗传改良 经济林天然有机成分及其开发利用

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

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是美国唐仲英基金会捐资,江苏省政府和苏州大学联合出资共同兴建的,以江苏省血液研究所为基础,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基础科学研究为重点,以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和血液和血管疾病诊疗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依托,以为临床诊疗服务为宗旨的科研创新

应用方向:血栓与止血 白血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华南师范大学 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华南师大激光生命科学实验室是一个以激光科学和生物科学交叉为主、结合物理学、光学、医学、遗传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科研机构。在中科院院士刘颂豪教授倡导下,于1989年建立的我国第一个以激光生命科学命名的专业化实验室,也是我省第一批省重点实验室。1993年12月通过了省重点实

应用方向:激光科学 激光技术 生物 医学工程 遗传学

天津市生物与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生物与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依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根据生物化工重点学科确定了4个研究方向: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微生物全基因组的基因识别和基因注释方面,在国内外开创了独具特色的DNA序列分析的Z曲线理论。另外,在重点研究模式生物酵母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及功能

应用方向:生物信息学 细胞分子生物学 生物分离技术 代谢工程 生物制药 现代中药工程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7年8月建成。依托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该所座落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郊,面对波光浩淼的东湖,背靠风景秀丽的珞珈山。所舍占地面积26公顷,生活和工作设施齐全,环境幽雅恬静,交通便利,是理想的从事科学研究和追求学业的园地。实验室先后于1996年和2001年

应用方向:水体、环境样品分析 水体检测 水质 水质环境检测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湖泊生态学

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在原铁道部分子生物学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东南大学遗传学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原南京铁道医学院遗传学学科是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200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遗传学博士学位授予点。2001年实验室成为国际“HL

应用方向:生物基因 遗传学 发育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2004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管部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依托单位是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室主任曹务春研究员,副主任杨瑞馥研究员、祝庆余研究员、曹诚研究员。 实验室以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为研究方向,以国家生

测试服务:病毒检验

应用方向:病原 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检验

动物遗传育种学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西南民族大学动物遗传育种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1980年成立了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室和教研室,2001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建设实验室,2006年被国家民委-教育部列为共建重点实验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建设,实验室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现有分子遗传学实验室、细胞及胚胎工程实验室、基因组

应用方向:遗传育种 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学 系统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

南京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4年国家计委决定由夏家辉教授牵头筹建“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87年通过论证,1989年拨款、1991年验收、向国内外开放。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家辉教授,实验室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灼华博士。 科技部是实验室的宏观管理部门,教育部

中国科学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以模式生物为研究对象, 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等手段探索生物个体发育和与发育相关的人类疾病的遗传调控及其分子机理, 为国家重大需求如: 动植物遗传改良与人类遗传发育疾病防治等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应用方向:分子生物 分子生物学 分子育种 生物分子 生物分子检测 生物分子物理 生物大分子

中山大学基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基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2000年8月正式成立,是在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和"植物基因工程国家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的。现任实验室主任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屈良鹄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孔祥复教授。 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43人,其中在编

应用方向:遗传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 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农学 医学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坐落于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文选医学大楼。1985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并同年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以“开放、流动、联合、竞争”为运行管理机制。 现任实验室主任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复旦大学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称分子医学),在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子遗传学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分子遗传学教研室成立于1988年,1990 年开设研究生课程《医用分子遗传学》理论课和实验课。2001年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2002年经教育部评估后正式成

应用方向:蛋白质 遗传学 功能基因组 肿瘤细胞 疫苗

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院士创立的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研究实体,是我国第一批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自1984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立,1985年开始运行,同时向国内外开放,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现有固定人员96名,其中教授(研究员)19名,副教授(副研

应用方向:基因分析 蛋白质分析 化合物结构分析 基因表达谱 分子互作分析 新药筛选 细胞学分析

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在肿瘤基础研究领域的一个开放性研究基地,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细胞生物室的基础上,于1986年开始筹建,1988年11月通过验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旻教授任首届实验室主任、孙宗棠教授任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目前由詹启敏教授任实验室主任,程书钧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应用方向:肿瘤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是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微生物学研究机构,从事微生物学基础和应用研究。微生物所成立于1958年12月3日,所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2007年,微生物所的大部分从中关村迁至朝阳区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生命科学园区。 微生物所是由戴芳澜先生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研究所和方心芳先生领导的

测试服务:微生物 微生物代谢 微生物检测

应用方向:微生物 微生物学 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酶工程 微生物代谢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1990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曾三次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1991年、1996年、2001年),分列全国生命科学实验室第7、第6(部级实验室第一)位和第11位

应用方向:植物 植物基因

齐齐哈尔大学农产品加工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齐齐哈尔大学农产品加工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是2006年由省教育厅批准建设的。该重点实验室以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及玉米深加工、大豆深加工、亚麻深加工研发中心为基地,并由上述单位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组成。现有40名固定人员,其中教授和研究员19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人,

应用方向:农产品深加工 农产品生物技术 植物蛋白资源综合开发 农产品分析检测技术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1年,1995年10月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18年不懈的努力与发展,实验室 现已成为我国农业害虫害鼠成灾机理及其综合治理研究的中心,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和重要的战略咨询机构。在国内乃至国际害虫害鼠成灾机理综合治理研究方 面都起着重要的

应用方向:分子与进化生态学 环境胁迫与适应性 化学通讯与动植物关系 全球气候变化下的生态管理 害虫害鼠控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