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化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4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1959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经五十多年的发展,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成为一个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

测试服务:硅酸盐

应用方向:硅酸盐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的前身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第六研究室,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该实验室的成立是为了解决我国“两弹一星”工程以及国家现代化建设急需的特种涂层材料前沿研究课题。自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研制以来,实验室承担了

应用方向: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固体材料 新材料 新结构功能材料 材料 涂层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材料原子光谱课题组

原子光谱分析组是国内最早开展原子吸收、发射光谱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的课题组之一,多年来一直从事无机材料成份表征工作。课题组现有工作人员6人,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人。现有光谱仪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和原子吸收光谱仪(

测试服务:环保、水工业样品分析 陶瓷样品分析 玻璃、矿物类样品分析 半导体样品分析 生物制品、药物及其代谢分析 生物样品分析 化工原料和产品、食品分析 新型特种无机材料分析 金属、合金和镀层分析 形态分析

应用方向:无机材料 原子光谱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实验室

在晶态(陶瓷和晶体)光功能材料方面,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逐步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两大优势学科:透明陶瓷和闪烁晶体材料。 “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实验室”的定位:构建我国透明陶瓷和闪烁晶体材料及其元器件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平台,致力于透明陶瓷和闪烁

应用方向:陶瓷材料 晶体材料 透明陶瓷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一九九七年,行政上直接受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领导,主要从事各种材料(特别是无机材料)的检测与表征,以及有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 测试中心简介 无机材料检测与表征是先进无机材料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撑和工作基础。无机材料检测技术

应用方向:无机材料检测 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人员培训 成果鉴定 质量评价

上海内燃机研究所

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6月,原是国家机械工业部直属的大型综合性研究所,并于1999年8月整建制进入上汽集团总公司。2002年8月,与上汽技术中心组成了汽车工程研究院。在上汽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上内所积极面向全行业,提供产品开发、技术服务、信息及标准支持,在继续为行业服务的同时,并承担自主品

测试服务:内燃机

应用方向:内燃机

上海交通大学燃料电池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燃料电池研究所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首个在高校成立的专业燃料电池研究机构,曹广益教授担任首任所长。200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委、上海电气集团公司的支持下,燃料电池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完成了1000瓦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发电系统试验。之后,陆续开展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测试服务:燃料电池

应用方向:燃料电池 膜材料 储能材料 再生燃料

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拥有热能工程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所属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主要承担热能工程博士生、硕士生与本科生的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与热能工程领域的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学科拥有一支21人构成

测试服务:热能工程

应用方向:热能工程 生物质能源 化石燃料 固体废弃物能

上海市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地址:上海邯郸路220号 电话:+8621-65654549 传真:+8621-65654253

上海济拓科技

上海济拓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分析检测的公司。它面向中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社会各行提供专业,高效,价格实惠(传统检测机构价格的1/3-1/2)的分析测试。 昂贵的现代仪器,高额的测试服务费用以及测试数据的不确定性是中小企业和科研人员开发新产品的绊脚石。今后,这些都不再是问题,因为济拓公司

测试服务:RoHS 检测 配方破解 机械性能分析 热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拥有制冷及低温工程国家博士点重点学科和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并承担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方向)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研究所在国际上享有声誉。学科现有教授12人、研究员3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高级工程师1人、行政助理1人和

测试服务:冷藏研究 制冷空调

应用方向:制冷空调 气体液化、贮运及低温工程 空调系统节能 食品冷冻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心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中心实验室由测试中心和高分子材料加工中心两部分组成,是我院为科研教学争创一流水平而建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服务平台。它为我校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和较为全面的仪器设备条件,同时也为其它科研单位及企业提供测试分析服务。 中心实验室位于化学楼南二楼和北一楼,总面积700平方米。中心实验室

应用方向:高分子材料

上海市检测中心生物与安全检测实验室

生物与安全检测实验室作为上海市检测中心的专业实验室之一,正致力于研发有实际应用前景的尖端生物技术和提高技术标准化、新技术验证能力。主要任务是发现公共安全的新问题和提供现代化城市管理所需的生物检测技术支撑。超前性的研发和持续的技术应用转化是实验室的基本特点。 实验室的技术基础由3部分组成:以生态学和

应用方向:生态毒理 降解与蓄积 生物降解 持久性有机物PoPS

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 邮编:200433

上海市激光制造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

“激光制造中心”作为中国与德国政府间 重大“科技合作”项目,2004年在两国总理见证下于柏林签约,2005年10月底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落成,2006年2月底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正式投入运行。中德双方参与激光合作项目有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所和企业集团,德

应用方向:激光技术 材料改性

上海市分子催化和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E-mail:mcim@fudan.edu.cn 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化学楼222室 电话:021-65642978传真:55665572邮编:200433

上海市能源作物育种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能源作物育种及应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上海大学,于2005年10月经上海市科委批准成立,主要致力于能源作物新种质的育种研究。2007年底通过科委建设验收,并在2008年通过了重点实验室评估。 本实验室针对我国发展能源作物的迫切需求与可用土地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设以下五个研究方向:抗逆基因的分离与

测试服务:能源作物

应用方向:能源作物 生物能源 生态修复 新种质培育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2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1993年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以海洋工程水池为主体,与船模拖曳水池、空泡水筒、结构力学实验室和水下工程水池等其它有关配套设施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试验研究群体,构筑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科学研究的大平台。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

应用方向:海洋 海洋化学 海洋环境 海洋材料 海洋生态 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工程

上海市检测中心

上海市检测中心是按市政府对全市计量检测检验等公共公益事业的综合调控要求,根据政府部门的授权或委托,负责整合共性技术基础资源,优化检测检验资源配置,协调非营利性固定资产的投资方向,对新增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资源集聚效应显著、专业检测优势明显、公共服务功能完备的综合实验基地,组织、开

测试服务:计量检测、校准 药品 食品检测 食品药品包装 生物安全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检测实验室

2004年5月,经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批准,环境检测实验室再次获中国实验室认可证书,认可的能力及其范围达六大部分168项,其中认可检测因子396项,涉及58个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水和废水检测参数,空气和废气检测参数,沉积物、污泥、土壤、固体废弃物检测

测试服务:环境 水质 土壤 食品 微生物 生态毒理 大气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