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 物理电子学 实验室

中国赛宝实验室

中国赛宝实验室(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又名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始建于1955年,是中国最早从事可靠性研究的权威机构。 实验室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科研生产用房面积5万多平方米;拥有各类试验、分析测试和计量等仪器设备2300多台(套);现有职工1000多人,各类

应用方向:材料分析与检测 RoHS检测认证 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述汤教授于2008年6月领衔组建的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材料)实验室 (Functional Nano & Soft Materials Laboratory,Soochow University;FUNSOM),属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现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于2010年4

应用方向:功能纳米材料与器件 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 纳米生物医学技术 分子模拟与药物设计为

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为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实验室,是由我国著名电子学家韦钰院士于1985年创立,1992年由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授名为“吴健雄实验室”,同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开放实验室,1999年升格为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应用方向: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生物信息学 生物传感器 生物芯片 纳米器件 分子器件 单分子检测 单细胞检测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4年成立,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1995年被批准开放,是由国家计委首批投资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以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凝聚态物质科学研究为核心,研究方向包括人工微结构物理、量子调控电子学、纳米结构物

应用方向:人工微结构物理 量子调控电子学 微结构材料 软物质功能材料 纳米结构和器件

华南师范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

华南师范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 华南师范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简称“材料所”)是专门从事光电子材料的MOCVD生长、性能分析、器件制备及应用的研究机构,是以刘颂豪院士、范广涵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在原来MOCVD实验室的基础上于2002年8月成立的。现任所长为梅霆教授。

应用方向:光电 光电材料 光电子材料

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始于1951年,已有六十余年历史,她的前身为高能所宇宙线室。著名物理学家张文裕、王淦昌、肖健等院士曾任该室主任,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何泽慧院士始终关心并置身于该室的科学研究。1996年在高能所的支持下成立所级开放实验室,1997年4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

测试服务:粒子天体 高能物理

应用方向:高能物理 粒子天体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依托物理生物学研究室,是在中国科学院三期创新的背景下面向国际学科发展新趋势,由其前身纳米生物学研究室及所内相关研究人员有机组合而成。物理生物学是正在形成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体现了21世纪新兴学科的特点:综合与交叉,旨在将生命科学建立在定量的物理学基础之

测试服务:物理生物学

应用方向:物理生物学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是粒子物理、核物理、粒子天体物理等学科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及核医学、核能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过去二十多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这个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国内的发展受到影响,在许多研究单位已萎缩或消失,许多原有的工业基础也逐渐消亡。但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测试服务:核探测与核电子学

应用方向:核探测与核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

  一、 实验室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原为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5年,主要开展聚变等离子体物理、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和空间等离子体物理三个方向的研究,经过4年的建设,实验室得以长足发展。近年来,国家在近地空间的航天活动日益活跃,本实验室加强了空间等离子体

有机光电材料及器件实验室

一、实验室主要研究目标 1.  探索有机光电材料在OLED、OPV、OTFT等领域的应用,在国际上形成优势与特色,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度创新的实用性成果。 2.  建立一支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群体和建设世界一流的有机光电材料及器件的研发平台,培养高素质研发队伍和人才,推动有机

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光通信技术研究中心

空间光通信技术研究中心隶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空间激光通信是一个新兴的交叉热点研究领域,需要解决窄激光光束在传输距离远、大气影响、空间环境等因素下,对光束的高精度瞄准、捕获及稳定跟踪和通信问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空间光通信基本理论、空间光通信环境影响及适应性技术、空间光的发射接收及分布场等理论

郑州大学省激光与光电信息实验室

河南省激光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是河南省首批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之一,于1994年7月正式批准由郑州大学承建,1995年5月通过省政府验收,并正式开放运行。并且“激光技术”学科被列为郑州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设有“长江学者&rdqu

江苏省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8月份建立试运行,以南京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国家重点学科为主干学科,部分覆盖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光学与光电子学和有机化学两个博士学科点。部分覆盖的研究机构有南京大学金属有机化合物(MO)源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南京大学光通信系统与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交叉

北京大学信科学院量子信息与测量实验室

量子信息与测量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是量子电子学研究所下属实验室。量子电子学研究所是我国最早开展波谱学、微波量子放大器、量子频率标准、原子滤波器、原子的激光冷却与囚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及原子激射器、激光器稳频、磁共振成象等方面研究的单位之一,是全国唯一的波谱学与量子电子学专业的重点学科点。实验

西安交大电子物理与器件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

一、实验室简介       电子物理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7年原国家计委批准在西安交通大学建设的“电子物理与器件国家专项实验室”,1992年12月该专项实验室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1993年12月原国家教委批准该实

陕西省信息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

一、实验室简介   陕西省信息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是2002年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以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依托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院士侯洵教授和张海波教授先后担任过实验室主任。目前,西安交大“腾飞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司金海任实验室主任,侯洵院士任实验室学

西安交大电子物理与器件国家专项实验室

1987年,原国家计委批准在西安交通大学建设电子物理与器件国家专项实验室,1992年12月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1993年12月原国家教委批准该实验室为第一批国家教委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并面向国内外开放。1999年9月教育部批准该实验室为第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任主任为刘纯亮教授(博士),学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是粒子物理、核物理、粒子天体物理等学科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及核医学、核能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过去二十多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这个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国内的发展受到影响,在许多研究单位已萎缩或消失,许多原有的工业基础也逐渐消亡。但随着近年来国民

北京大学医学部物理实验室

研究发向:物理学、物理学实验、医用电子学、医学物理学概论、血液流变学、血液循环力学。 

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2010年12月获得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该实验室以山东大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国家重点学科为主体,融合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原子分子物理等学科中的相关优势力量,通过凝练优势学科方向,加强交叉应用,建立起的以粒子物理基础研究为核心、以粒子辐照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