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都有哪些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目前,能量转换存储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建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研究平台,具有一流的设备条件。实验室主要以 锂电 池、燃料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为纽带,凝集了一支以化学、材料、物理和能源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研究队伍;形成了以能量转换存储物理化学机制、能源材料结构与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6年,于1991年6月通过国家验收,是我国首批建设的国家开放型重点实验室。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煤燃烧是最重要的煤炭利用方式,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煤燃烧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的从事煤的高

华中科技大学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是由华中科技大学电机与电器国家重点学科负责建设和管理的。华中科技大学电机与电器学科是国内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所在的一级学科电气工程于1996年获准为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华中科技大学电机与电器学科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是全国该学科

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与量子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引力实验中心自1983年以来,一直从事与引力有关的各种物理规律实验检验及相关理论问题研究,在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总装、国防科工委等部门的长期重视与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不仅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引力实验研究基地,而且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2000年批准成立

华中科技大学基本物理量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引力实验中心自1983年以来,一直从事与引力有关的各种物理规律实验检验及相关理论问题研究,在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总装、国防科工委等部门的长期重视与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不仅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引力实验研究基地,而且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2000年批准成立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

2012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与无锡市人民政府、惠山区人民政府共建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研究院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科和技术、人才优势、无锡市区位和产业优势,已经成长为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服务、人才集聚和投资孵化为一体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签约仪式)  

华中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分析测试服务的公共大平台,也是分析测试技术、方法的研发中心,同时还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实验基地。同时它面向社会开放,积极为地方的科研、经济建设服务。中心将成为一个具备向校内外科学研究、品质鉴定、失效分析、案例判断等提供公正、权威测试

应用方向:品质鉴定 失效分析 案例判断 微区分析 表面分析 元素分析 相结构分析 残余应力测试 物相定量分析 点阵常数分析 晶格常数分析 样品制备

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于1995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立2003完成建设,重点围绕新一代工业激光技术发展与应用,建立了新一代工业激光器创新设计与开发平台,将激光应用基础研究、激光单元器件技术开发与激光加工工艺与装备集成有机结合,以拓展工业激光技术新领域,引领和促进我国激光技术与激光产业发展为主要目标

华中科技大学磁约束核聚变教育部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是国内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实力最雄厚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其历史渊源于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南方主要大学的电机学科,于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合并组成华中工学院电机系,1988年改称华中理工大学电力工程系,2001年建制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高性能陶瓷纤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9年12月,厦门大学获准建设高性能陶瓷纤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根据厦门大学化学基础强的特点,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本着特色鲜明、起点高的原则,将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定位在先驱体法高性能陶瓷纤维研制与可工程化技术上,开展多种高性能陶瓷纤维的研究和开发。有机先驱体法制备高性能陶瓷符合“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华中科技大学前身之一的华中工学院建校时创办的院(系)之一,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首批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现有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5个二级学科,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具有以煤燃烧

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同步辐射是一种强度大、亮度高、频谱连续、方向性及偏振性好、有脉冲时间结构和洁净真空环境的优异的新型光源,可应用于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力学、地学、医学、药学、农学、环境保护、计量科学、光刻和超微细加工等众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坐落在安徽合肥中国科技大学西

郑州大学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材料物理实验室,是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霍裕平教授主持下,以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的原金属物理实验室、半导体物理实验室、低温和超导物理实验室、核技术应用实验室、激光应用技术实验室以及固体物理教研室为基础于1996年组建而成的。实验室位于郑州大学南校区。2001年11月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论证,被确定

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

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下设4个实验室:材料合成与制备实验室、材料成型加工实验室、材料结构表征实验室、材料性能测试实验室。 目前,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已经成为材料学院本科实验教学的主要基地和青岛科技大学校级共享实验平台。 该实验中心现有专职实验教学人员38人,现有仪器设备总值1300

测试服务:材料结构 材料合成 材料性能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经国家计委和教育部审批立项,原冶金工业部批准,依托于北京科技大学,1991年11月开始筹建,经过四年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于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开始正式运行。1998年通过了受国家计委和国家科技部委托,由教育部负责对世行贷款依托高校所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2

应用方向:新金属结构材料 新金属功能材料 新一代基础金属材料 材料制备新技术新工艺 计算机模拟与辅助设计 能源电站材料与寿命评估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测试中心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有八个系所实验室基础上组建而成,涵盖了教师系列、实验工程系列以及产业编制人员,其中有副高职称以上职称以上职称以上职称以上职称以上职称以上17名;中级职称20名;初级职称及实验员18名,以上各类人员共计55名。实验测试中心拥有实验室用房212间,

应用方向:材料分析 材料测试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心实验室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心实验室     中心实验室始建于1980年,当时称为清华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中心实验室。从建立开始,就是跨多个一级学科的对全校公用开放服务的实验室。始建时建立了串列静电加速器离子束分析装置,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穆斯堡尔谱仪,正电子湮没设备

测试服务:新材料 电镜 X衍射 热分析

应用方向:材料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华中农业大学,专门从事农业微生物学研究的国家级实验室。本实验室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喻子牛教授担任。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0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24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应用方向:微生物 病毒分子生物学 分子动物病原 生物分子 环境微生物

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多相反应工程实验室

  浙江大学化工系多相反应工程实验室始建于1982年,主要从事流态化和气液反应器两个学科方向的化学工程研究与开发,创始人为我国著名化学工程学家陈甘棠教授。1990年后流态化实验室与聚烯烃课题组合并,专门从事烯烃聚合和先进测量技术方面的研发工作。1998年气液相反应器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强化,

应用方向:烯烃聚合 液相反应器 过程系统工程 新型化纤材料和产品开发 多相反应器研究

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新能源材料实验室

新能源材料实验室是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下属的一个实验室。针对目前能源材料的现状,寻找安全、稳定和绿色能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密切关系。 本实验室的研究重点是研究与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绿色能源材料、技术和器件(如通讯、汽车、医疗领域的动力电源),

应用方向:锂离子电池 燃料电池 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