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JDZ 0010-2018
绿色水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quality and high-efficiency cultivation of green rice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T/PJDZ 0010-2018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点击下载后,生成下载文件时间比较长,请耐心等待......

 

标准号
T/PJDZ 0010-2018
发布
2018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PJDZ 0010-2018
 
 
适用范围
1 平衡施肥技术 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394-2013有关规定,使用符合生产绿色水稻允许使用的肥料,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施用量,平衡施入氮、磷、钾、硅肥。基施化肥应与机械整地、移栽相结合,实现全层施入。 翻耕或旋耕前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肥(22.5~30.0)t/hm2。 施氮肥N(150~180)kg/hm2、磷肥P2O5(75~90)kg/hm2、钾肥K2O(90~150)kg/hm2、硅肥(SiO2含量≥20%)(1200~1500)kg/hm2、锌肥(ZnSO4含量≥21%)22.5kg/hm2。氮肥分为基肥60%~70%、蘖肥(一、二次蘖肥比例4:6)20%~30%、穗肥10%~15%。基肥于旋耕前施入,蘖肥于水稻插秧后1、3叶龄期两次施入,穗肥于水稻倒4叶龄期施入。磷肥、硅肥、锌肥全部做基肥施入,钾肥分为二次蘖肥65%、穗肥35%。基施氮素以控缓释肥替代常规氮肥。 2 节水增效技术 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84-2005、NY/T 396-2000 中对灌溉水质的要求。水稻移栽期保持水层(1~3)cm,缓苗期保持水层(5~8)cm;至分蘖前期保持水层(3~4)cm;分蘖中期保持水层(0~4)cm;茎蘖数达到收获穗数90%或有效分蘖前一个叶龄期适度晾田;幼穗分化形成期保持水层(2~4)cm;孕穗期保持水层(3~5)cm;抽穗开花期及灌浆前期保持水层(0~5)cm;灌浆后期及成熟期采取浅、湿间歇灌溉。 3 病虫草害安全高效防治技术 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2013有关规定。采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治。通过合理移栽基本苗、节水灌溉、平衡施肥等农艺措施提高水稻抗性,喷施适宜的药剂等防治措施防治病虫害,同时采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和昆虫性引诱捕器,利用昆虫趋光性特点和个体昆虫对性信息素产生反应进行诱杀,可降低农药施用量和劳动力成本,解决农药残留问题。

T/PJDZ 0010-2018相似标准


推荐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