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4024.3301:2017
机械安全 第 3301 部分:机器人和机器人设备 工业机器人的安全要求 机器人

Safety of machinery, Part 3301: Robots and robotic devices —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industrial robots — Robots


标准号
AS 4024.3301:2017
发布
1970年
发布单位
/
当前最新
AS 4024.3301:2017
 
 
适用范围
Adopts ISO 10218-1:2011, which specifies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the inherent safe design, protective measures and information for use of industrial robots. It describes basic hazards associated with robots and provides requirements to eliminate, or adequately reduce,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se hazards.

AS 4024.3301:2017相似标准


推荐

新松总裁曲道奎:中国机器人技术取得最新进展

其中一个主要大标志是机器人由过去机器设备衡量指标,速度、精度、负载和可靠性,现在变成了自主决策能力、运动能力、操作能力和交互能力,同样,需要支撑技术也是完全不一样。  更关键是,怎么真正地支撑机器人2.0时代来临,这里还有很大部分安全性。过去机器人是无法保证这一点,所以机器人和劳动者必须分离,但今天协作机器人必须要和人类协作共融,安全成了现在最重要问题。...

机器人安全应用系列:运动限制

使用传感器设置虚拟屏障 作为机器人安全应用专家,皮尔磁提供包含EN ISO 10218和RIA15.06标准在内机器人安全课程。 通过该课程,参加者将学习和理解机器人系统安全要求基本知识,同时了解如何在兼顾较高可用性和生产效率同时获得安全。 课程中还会特别针对使用机器人系统时如何进行风险评估进行深入讲解。...

五年年均增长率达22% 国产机器人发展可期

辛国斌表示,在核心技术方面,信息感知与导航、多任务规划与智能控制等共性技术取得突破,仿生感知与认知、电子皮肤等前沿技术取得部分原创性成果。例如中国研发自供电软体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实现万米海底深潜和驱动;“问天”实验舱携带移动灵活定位精准小机械臂,成功完成了舱外设备巡视测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肇雄认为,机器人技术加速融合迭代,成为科技创新重要“催化剂”。...

我国机器人领域首个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获批

丁汉说,希望通过“共融机器人”重大研究计划实施,我国机器人领域能够涌现一批“能工巧匠”型机器人装备、“聪明体贴”型康复机器人和“分工合作”型特种机器人集群。到那时,很多类型大型复杂曲面构件就可以由机器人来制造完成,残疾人士佩戴义肢也会像其身体部分那样“所思即所达”。...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