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QHS 003-2023
甘薯砖结构地下窖贮藏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weet potato brick structure underground cellar storage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T/LQHS 003-2023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立即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标准号
T/LQHS 003-2023
发布
2023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LQHS 003-2023
 
 
适用范围
甘薯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甘薯机械化生产技术程序,规定了种苗选择、整地施肥、栽植、田间管理、收获等步骤的操作要求,描述了生产记录和档案管理等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石家庄地区甘薯的机械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7413          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T 24689.2      植物保护机械 杀虫灯 GB/T 35795       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499?         旋耕机 作业质量 NY/T 500          秸秆还田机 作业质量 NY/T 650          喷雾机(器) 作业质量 NY/T 986          铺膜机 作业质量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4258         植保无人飞机 作业质量 NY/T 4259         植保无人飞机 安全施药技术规程 NY/T 4366         撒肥机 作业质量 DB13/T 2879       深松旋耕平整多功能联合作业机生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栽植模式及生产程序 4.1 栽植模式 采用单垄单行或单垄双行栽植方式。 4.2 生产技术程序 甘薯机械化生产程序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甘薯机械化生产程序流程图 5 种苗选择 苗龄30 d~35 d;斜向栽植苗长15 cm~20 cm,水平栽植苗长25 cm~35 cm;顶部三叶齐平,叶片肥厚,颜色鲜绿,茎粗壮,节间距3 cm~4 cm,无病斑,适于机械栽植的种苗。种苗质量应符合 GB 7413 的规定。 6 整地施肥 6.1 地块选择 选用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灌方便、地势平坦、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地块,且三年内未种植过薯类作物。 6.2 地块整理 6.2.1 底肥施用。用撒肥机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 kg~3000 kg或商品有机肥100 kg~200 kg。撒肥机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4366 的规定,肥料的合理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6.2.2 用拖拉机配套铧式犁和旋耕机进行整地,或用多功能联合耕整地作业机进行整地,耕作深度不小于25 cm。旋耕机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499 的规定,多功能联合耕整地作业机作业应符合 DB13/T 2879 的规定。  6.3 起垄覆膜 选用多功能起垄机械进行起垄、施肥、施药、铺滴灌带作业,需要覆膜的,应选用带覆膜功能的多功能作业机。起垄作业质量应满足:垄高合格率不小于75%,垄顶宽合格率不小于70%,垄间距合格率不小于80%,垄形一致性不小于95%;根据地块肥力情况确定使用肥料的种类和用量,肥料的合理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地下害虫防治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GB/T 8321.10 的规定,覆膜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986 的规定,地膜质量应符合 GB 13735 或 GB/T 35795 的规定。不同栽植形式的起垄方法如下: a)单垄单行:垄距70 cm~90 cm,垄高25 cm~30 cm,垄顶宽25 cm~35 cm。 b)单垄双行:垄距110 cm~120 cm,垄高25 cm~30 cm,垄顶宽45 cm~55 cm。 7 栽植 选用一次完成垄上移栽、覆土、镇压的甘薯栽植机,或一次完成旋耕、起垄、铺滴灌带、覆膜、栽植、覆土镇压等作业的甘薯复式栽植机进行栽植,水平栽植深度5 cm~8 cm,斜向栽植深度10 cm左右,每行每min栽植频率不小于30 株,漏栽率不大于5%,伤苗率不大于5%,栽植合格率不小于90%,株距变异系数不大于20%,栽植深度合格率不小于75%。春薯栽植在5月20日前完成,亩栽植密度4000 株~4500 株。夏薯栽植7月10日前完成,亩栽植密度4500 株~5000 株。 8 田间管理 8.1 灌溉施肥 栽植后立即通过滴灌进行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 8.2 除草 8.2.1 中耕除草。封垄前用中耕机除草,深度6 cm~7 cm。 8.2.2 化学除草。用喷杆喷雾机或植保无人飞机,栽植3 d内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或杂草3~5 叶期喷洒苗后除草剂。施药应符合 GB/T 8321.10 和 NY/T 1276 的规定;喷雾机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650 的规定;植保无人飞机施药应遵守 NY/T 4259 的规定,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4258 的规定。 8.3 病虫害防治 8.3.1 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合理轮换使用农药,达到经济安全有效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8.3.2 化学防治。可选用喷杆式喷雾机或植保无人机等进行喷药防治病虫害,也可利用水肥药一体化设施进行适时施药防控,农药使用应遵循 GB/T 8321.10 和 NY/T 1276 的要求;喷雾机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650 的规定;植保无人飞机施药应遵守 NY/T 4259 的规定,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4258 的规定。 8.3.3 物理防治。可采用杀虫灯诱杀趋光性害虫,杀虫灯应符合 GB/T 24689.2 的要求。 8.4 控旺 8.4.1 化学控旺。甘薯秧蔓长到40 cm~50 cm时进行第一次化控,间隔15 d 喷一次,喷施2~3 次。施药及相关机械作业要求同8.2.2。 8.4.2 机械控旺。视长势采用打顶机控旺;封垄后采用清垄机控旺。 9 收获 9.1 收获时间 宜在霜降前晴天上午收获。 9.2 茎蔓处理 茎蔓处理采用还田或收集2种方式: a)茎蔓还田。收获前选用与垄距配套的杀秧机杀秧,杀秧机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500 的规定。 b)茎蔓收集。利用薯秧切割集拢机或切割集箱机对薯秧进行切割收集。 9.3 甘薯收获  用铧式犁、甘薯挖掘收获机或甘薯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收获机选型应与垄距配套。作业质量应分别满足以下条件: a)铧式犁:明薯率不小于95%,伤薯率不大于3.5%,破皮率不大于3%; b)甘薯挖掘收获机:明薯率不小于96%,伤薯率不大于5%,破皮率不大于4%; c)甘薯联合收获机:损失率不大于3.5%,伤薯率不大于5%,破皮率不大于5%,含杂率不大于4%。 10 生产记录和档案管理 详细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生产资料使用、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记录保存时间不少于24个月。宜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记录和文件管理,以便于生产信息追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LQHS 003-2023相似标准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