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281-2007
危险化学品鱼类急性毒性分级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of fish acute toxicity for dangerous chemical products

GBT21281-2007, GB21281-2007


标准号
GB/T 21281-2007
别名
GBT21281-2007, GB21281-2007
发布
2007年
发布单位
国家质检总局
当前最新
GB/T 21281-2007
 
 
引用标准
OECD 203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鱼类急性毒性分级试验的试验样品、试验动物、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本标准适用于对危险化学品进行鱼类急性毒性的试验测定。

GB/T 21281-2007相似标准


推荐

亚氯酸钠是几类易燃物品

【爆炸物危险特性】与还原剂、硫、磷等混合受热、撞击、摩擦可爆  【毒性分级】中毒  【急性毒性】口服-大鼠 LD50: 165 毫克/公斤; 口服-小鼠 LD50: 350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遇有机物有机物氧化可燃; 遇酸分解有毒腐蚀性氯化氢气体  【类别】氧化剂  【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一条不起眼的本土鱼,如何成为新污染物治理的“利器”?

展开全文                 鱼类作为水生生态毒性试验体系中的顶级脊椎动物,在化学品生态毒性试验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之稀有鮈鲫是最具潜力和代表性的本土模式鱼类,具有模式生物的优点、对毒物敏感性高等特点,使其备受科研人员青睐。稀有鮈鲫急性毒性试验原理,就是将化学品配置成不同浓度,与鱼接触暴露以后观察鱼的死亡率和其他不良反应,计算出毒性。“中国是化学品进出口和生产大国。...

国家荧光剂标准是多少

按照国家标准《GB 151933-2003急性毒性试验》规范性附录D“急性毒性剂量分级表”判定,荧光增白剂为无毒,与日常食用的食盐的急性毒性属同等级别。也就是说,荧光剂像盐一样安全,两者的致死量十分接近,换算成能理解的说法就是,和食盐一样,它一次吃50g以上,才有生命危险。经过50多年的广泛运用,也证明荧光剂是安全的。...

重大事故!知名大学丢失剧毒氰化物!

图 | 日本大阪公立大学管理人员公开道歉(朝日电视台)实验室安全:危险化学品实验室在科研生产、实验教学往往会使用大量的危险化学品试剂,且涉及的试剂种类繁多,是实验室安全管控中的最大难题。对过去十年国内发生的13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各类实验室安全事故中,危险化学品相关事故占比达到80%。因此,管好危险化学品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重中之重。...


谁引用了GB/T 21281-2007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