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 5347-1964
表面的化学和电化处理.用感应电流法对不含铁金属的非导体层的厚度进行测定

Chem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surfaces. Determination of the thickness of non-conductive layers containing no ferrous metals by the induced current method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UNI 5347-1964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立即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标准号
UNI 5347-1964
发布
1964年
发布单位
IT-UNI
当前最新
UNI 5347-1964
 
 
适用范围
这一统一建立了用感应电流法测定有色金属(例如铝或镁等阳极氧化层)非导电层厚度的方法。

UNI 5347-1964相似标准


推荐

电镀层分类、选择及质量评价标准

1、按基体材料选择(1)贵金属、不锈钢、轧制磁合金材料以及镍铜合金等,一般不需要保护;(2)碳钢、低合金钢铸铁零件,在大气中容易被腐蚀,镀锌、镉后均需经过钝化处理;(3)钢制弹簧零件在镀锌或镀镉后需要进行除氢处理;(4)铜及其合金零件、湿热带使用产品,应加以保护,一般产品可进行光泽性酸洗钝化处理;(5)铝及铝合金零件,进行阳极氧化后,再用重铬酸盐封闭;(6)锌合金零件,采用磷化、钝化、电镀...

干货 |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电化学法—阳极溶出伏安电化学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一种方法,它以经典极谱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示波极谱、阳极溶出伏安等方法。电化学检测限较低,测试灵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如国标中铅测定方法中第五测定方法第二均为示波极谱。阳极溶出伏安是将恒电位电解富集与伏安法测定相结合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

磷掺杂Carbon@MoP析氢电催化剂电化学表面重组

超薄石墨烯外壳可以促进电子从被封装金属转移到石墨烯表面,优化石墨烯表面的电子结构,激发惰性石墨烯表面的催化活性。金属芯与碳协同效应与碳厚度密切相关。密度泛函理论(DFT)厚度其性能影响计算表明,当碳层数大于3时,碳壳表面不太可能被激活。然而,碳厚度难以控制,覆盖活性材料往往太厚,这可能会降低其催化活性。...

四大表面处理工艺概述

(2)电化学强浸蚀 黑色金属电化学强浸蚀是借助于直流电进行金属制品可以在阳极上处理,也可以在阴极上处理。清除锈蚀物处理效果,主要视金属表面上锈蚀物组织种类而定。具有厚而平整致密氧化皮工件,直接用电化学强浸蚀,其效果是不理想,最好先经过硫酸溶液化学强浸蚀,待氧化皮疏松之后再进行电化学处理。当氧化物是多孔且疏松时,电化学浸蚀效率是很高。...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