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超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简介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原地质矿产部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其前身是1952年建立的地质部北京实验室。中心现有职工105人,其中科技人员94人,研究员19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3人,并拥有一支由13名具有博士学位、22名硕士学位的中青年科技骨干组成的科研团队

应用方向:同位素分析 地质年龄测定 环境样品 有机污染物 元素分析 水质分析 地质样品 矿物 室内环境 农产品 食品 生物医学

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赵冰组

本组在赵冰教授带领下一直从事分子组装体的光谱学(拉曼、红外、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的研究。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教育部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子课题,吉林省科委基金,吉林省基金1项。自2001年以来已在国内外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其中SCI论文77篇),近

应用方向:分子组装体 SERS 分子光谱

山西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山西师大分析测试中心是我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立起来的山西南部最大的分析测试实验基地。近年来,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分析测试中心在仪器设备、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方面都得到长足的进步,逐步成为我校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 分析测试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校内的教学

应用方向:有机化学 药物分析 荧光光谱 材料 微结构 形貌 物相 环境

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田文晶组

本课题组在田文晶教授的带领下主要从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光电功能方面的研究。

应用方向: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的光伏特性 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的能级结构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是1991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筹建而成。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为染料及其光化学、精细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清洁制备技术。 实验室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现有固定人员62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计划&rdqu

应用方向:染料 纺织 化工材料 有机化学 催化

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第四军医大学全军消化病研究所、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863计划西安细胞工程中心和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验室于2005年4月通过科技部建设计划论证进入立项建设期,2006年初实验室在建设期内通过当年的全国医学重点实验室评

应用方向: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分子群的发现及其网络调控 肿瘤分子预警系统和早期诊断技术的建立及推广 肿瘤生物治疗新策略新疗法的探索及其应用

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建立于1952年。近二十多年来,在老一辈科学家高鸿院士和学科带头人陈洪渊院士的领导下,经过艰辛的努力在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1年为我国首批建立博士点,1987年又首批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1年和2007年分别再次

应用方向:生物电分析化学 功能材料 生物分析 临床分子诊断 分子识别 药物与环境毒理分析

天津市生物与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生物与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依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根据生物化工重点学科确定了4个研究方向: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微生物全基因组的基因识别和基因注释方面,在国内外开创了独具特色的DNA序列分析的Z曲线理论。另外,在重点研究模式生物酵母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及功能

应用方向:生物信息学 细胞分子生物学 生物分离技术 代谢工程 生物制药 现代中药工程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4年成立,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1995年被批准开放,是由国家计委首批投资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以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凝聚态物质科学研究为核心,研究方向包括人工微结构物理、量子调控电子学、纳米结构物

应用方向:人工微结构物理 量子调控电子学 微结构材料 软物质功能材料 纳米结构和器件

广东省分子肿瘤病理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分子肿瘤病理学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和南方医院病理科,2000年正式批准为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2001年被批准为广东省A类重点学科,2002年批准为广东省功能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和南方医科大学转基因动物技术平台所在单位,2005年批准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006 年正式评定为

应用方向:肿瘤分子病理学研究

黑龙江省高校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

齐齐哈尔大学精细化工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是 2002经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获得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资格。2005年顺利通过验收。 齐齐哈尔大学近年来投入建设经费 15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约3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近 2000万元,其中2006年到2008年新增大型仪器设备等约8

应用方向:表面活性剂 催化精细有机合成 天然有机物 荧光分子探针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北京大学化学系结构化学开放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动态结构实验室的基础上, 于1987年3月通过专家论证,经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成立的。实验室于1991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科学院与高等学校联合建立的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实验室的科学研究方

应用方向:结构生物学 结构化学 生物化学 单分子检测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历史沿革: 筹建于1958年10月,1959年8月正式成立,时称中国科学院上海理化研究所,2003年6月经国家批准定为现名。拥有两大园区,分别坐落于上海市科技卫星城嘉定区和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占地面积共约700亩。我所是专业从事民用核技术科学研究的国立研究所,以光子科学、核科学技术及相关交叉学科研

测试服务:物理研究

应用方向:物理研究 加速器 光子科学 核物理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首批建设的重点实验室之一,1984年获准在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的基础上建设,1987年通过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属于应用基础研究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秉承“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传统,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先后于1990年12月、1997年

应用方向:功能晶体 晶体制备 低维材料 晶体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成立于1950年8月15日,其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两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10月8日启用现名。

测试服务:物理

应用方向:物理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化工手段解决资源问题为主导思想,充分利用化工与资源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形成了以“化工资源有效利用”为特色的3个研究方向:功能无机超分子组装、聚合物资源高效利用、绿色化工

应用方向:无机成分分析 聚合物 聚合物复合材料 聚合物材料 聚合物多相复合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功能无机超分子组装 聚合物资源高效利用 水资源 环境资源 资源开发 资源环境 绿色化工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是我国理论化学的科学研究中心,由老一辈科学家、教育家唐敖庆院士倡导,经原国家计委和教委批准,于1978年在吉林大学建立。为纪念唐敖庆院士,2008年,理论化学研究所被学校同时命名为唐敖庆研究所,发展宗旨是要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所。 35年来,在学校党委和理论化

理论与计算光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一、实验室简介      理论及计算光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9年,依托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早在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就组建了量子化学研究室,并于1982年由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在此之前(1981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已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点,

浙江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位于浙江省肿瘤学和脑科学实力最强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集结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室的优势力量,由影像医学相关学科(核医学、临床PET、动物PET、磁共振、CT、超声影像、放疗等)组成,并与相关临床和基础科室充分交叉。&nb

现代光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北京大学现代光学研究于1933年由饶毓泰先生开创,有着悠久的学科历史和良好的研究基础。2000年5月,北京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在原物理系光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并与中科院联合成立了“中科院—北京大学超快光科学和激光物理联合中心”。目前,现代光学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